耕雲導師 禪學講話

悟後起修

耕雲導師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三日講於台北巿


一、悟是禪的生命

  人有修行,才能開悟;開悟以後,應該是大事了畢,為什麼還要修行?

  關於這個問題,大家要認識清楚:「開悟以前的修行叫『前方便』,開悟以後的修行才叫『正行』。」

  當禪學會成立的時候,我就給佛法下了個定義:「什麼是佛法?佛法是成佛的方法。」

  修行了這麼久,大家心裏應該很明白,佛法不是學問,因為學問不能解決生死苦樂的問題;佛法也不是什麼道理或理論,因為理論的本身並不是智慧,無法使你獲得心靈的解脫。

  我們談「悟後起修」,首先就要知道「為什麼參禪要追求開悟?何以參禪貴能開悟?」因為你如果不開悟,縱然是深入三藏,涵融教海,那都是「法塵邊事」,都不是真實。

  禪的真實生命就在「悟」,離開了「悟」,就沒有禪的生命,就沒有釋迦牟尼佛的法脈及慧命的延續。所以「悟」非常重要。

  人若不開悟,他一定是糊裏糊塗地無明厚重,完全聽從環境的擺佈──今天境順,走路就輕飄飄的;明天遭遇挫折,感覺地心引力加倍;環境叫你哭你就哭,叫你笑你就笑;完全被幻象所轉。開悟以後,絕不是這樣子。

  「悟」是一種極為稀有的心態,這種心態須經師父印證和自肯;如果不經師父印證,自己也不曾有過「悟」的經驗和體驗,「悟」來了,也不知道是「悟」,就會當面錯過。「悟」這個字拆開來,就是「吾、心」,「開悟」即是悟了自己那個原本的心──當下、瞬間那種心靈的狀態。

  《孟子》書上說「生之謂性」,生命的本質就是「性」。參禪開悟、見性,是見到了自己生命的屬性。人這個肉體,當一口氣不來時,打他,他不知痛,罵他沒反應,針刺他不出血……,死了以後五官四肢尚在,為什麼一點作用都沒有?因為他已不具備生命的屬性。既然不具生命的屬性,他就不再是生命。所以見性就是要醒悟、領悟、覺醒自己生命的根本屬性,也就是要找出自己生命的基因。你若是找出來了,你就見到了生命的永恆相;如果找不出來,你對生命是茫茫然,是無知的,對自己的人生也沒有辦法做適當的安頓,生死苦樂就更無法作主。

  禪宗說「見性成佛」,佛者,覺也,覺就是如來;如來者,如其本來,本心就是如來,本心就是原本的心。見到自己原本的心以後,要努力肯定以原本的心為自我,不再執著肉體為真實自己。

二、消業去障、護念專一

  所謂「悟」,就是見性。「性」是最真實的、最普遍的存在;既然是普遍存在,為什麼看不見?因為有障,比如患了白內障的眼,什麼都看不見,你必須開刀動手術,把那個障礙拿掉,才能重見光明。我們要見性,也要先消除見性的障礙。見性的障礙是什麼?就是「業」。什麼是「業」?「業」就是今天以前你的思想、行為的總和,比如一個公司一年經營的結果,總檢討以後的業績,這就是「業」。

  人是被官能所支配的,所以人的「業」大多不好,不好的業就叫「惡業」。「惡業」就是心靈的障礙,即所謂「業障」。

  如何「去障」?就是要反省、要懺悔。

  (一) 反省懺悔

  古人說「天大的罪惡當不得一個『悔』字」,「悔」的積極意義和表現,就是「不二過」。所以我們要想開悟,首先必須做一番非常精密、一絲不苟地徹底反省;從自己的現在反省到出生,把它一一記錄下來,然後對天或對著佛像去懺悔。有的人懇請修養有素的人作證明,證明什麼?不是證明你做的那些壞事,而是證明你悔改,不二過,不再把錯誤重複下去,所以懺悔著重在「發露」。

  為什麼要「發露」?因為我們修行最大的障礙就是「陰」。所謂「陰」,就是「非向陽」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叫「五陰」,大菩薩轉世都還有「隔陰之迷」。我們過去錯誤的想念和行為,如果不發露出來,不把它曝光,它還是「陰」的;一見天,就是「陽」,打牌的人所謂「見光死」,經上也說「無垢清淨光,慧日破諸暗」。

  有些人認為發露、找人證明、把自己一生很不好意思、叫人看來很漏氣的事都抖出來,那是多麼難為情、沒面子!面子、難為情,就是我執的發露。如果沒有自我的執著,誰難為情?誰沒面子?就因為面子跟難為情,堅固了自己的自我意識。如果你不掃掉它,罪業便永遠存在;你掃掉了自我意識,「業」就沒有了。所以要想開悟,首先必須消除見性的障礙。

  (二) 護念

  什麼叫「護念」?守護、保護自己的意念,不要再被污染,所謂「守身如玉,護心如城」,矢志、決心保持一種光明、磊落、無私、無愧的心靈狀態。能夠這樣,一定會活得很幸福。真正的幸福在於「求心安」,我們做每件事、想每個問題,首先要求內心的平安,心不安的事絕對不做,做了必定有惡果。一個被通緝的詐欺犯,雖然口袋裏有的是錢,但是提心吊膽地過日子,吃東西不香,睡不安穩,更不會做甜蜜的夢,因為物質的滿足沒有辦法填補一個人心靈的空虛。我們必須自我反省,透過認真徹底地懺悔以後,不再犯以往的錯誤,也就是說要堅守自己的意念,才能求得內心的平安。古聖有一句話說「克念作聖,妄念作狂」,一定要克服以自我利益和欲念為出發的念慮;如果放縱自己這個私念,為所欲為,那你就是狂人、瘋子、神經病。

  所以要修行、想開悟,必須要懺悔、去障,然後「護念」──保護自己的意念,如堅守一座城池一般。如果不下這種功夫,你就跟真正的佛法絕緣。

  (三) 專一

  佛經上說「制心一處,事無不辦」,不專一,沒有辦法,做任何事都不會有結果。我自己也因體驗而產生了一句通得過實驗的話,就是「把你生命的全部情感、智慧、精神、力量,貫注、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,使它形成一個焦點,然後在那個焦點上就會迸射出智慧的火花」。如果你聲色犬馬……,對什麼都有興趣,什麼都想學,你一定什麼都學不好,不會有結果。你必須要集中心力,任何事都是「成於一,敗於二三」,所以專一意志──恆心加毅力,非常重要。

三、悟的途徑

  (一) 觀心

  學禪開悟,實際上只有一個途徑,就是「觀心」;比觀心更猛烈的就是參話頭,參話頭開悟了以後,更要「觀心」。古人說「暫時不在,如同死人」,什麼叫「暫時不在」?就是你開悟後那種極為稀有、難得的心靈狀態如果不在了,就跟死人一樣,因為你失去了生命的永恆。試問,如果不觀心的話,怎麼會知道在不在?所以大徹大悟以後,都還要「觀心」。

  我們為什麼不悟?因為我們沒有矢志修行,沒有斷惑,日常觸途成滯,不管看見什麼東西都是問題,都是疑惑,用「想當然耳」的態度去解釋問題,絕對是錯的。真理只有一個,真理是唯一的,佛法是不二法門,當你完成自我突破的時候,你也突破了整個法界,因為你和法界不是對立的。

  西方哲學家唯心主義者說「意識決定存在」,唯物學者卻說「存在決定意識」,這就是三祖《信心銘》所講的「境由能境,能由境能」。「能」是主觀,「境」是客觀,主觀和客觀都是虛偽的,統統不實在,都是一種幻象,所以三祖說「欲知兩段,原是一空」。

  古時候參禪的人,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,成天吃飯沒有咬著一粒米,成天穿衣沒有掛著一根紗,外在的一切都不形成干擾;用這種心情去參禪,絕無不成之理。虛雲和尚參禪,參到把開水朝手上倒,燙了手,打破杯,咦!開悟了。他為什麼把滾燙的開水往手上倒?參禪參到成了大疑團時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心不在焉,完全沒有分別心了;這種心態,是很難達到的,但是到了這個心態,如果沒有最後的開悟,這種心態是病,不是禪。

  以現今的心理學分析,說人一天到晚腦子裏裝的是千頭萬緒,要使想念停止一秒鐘,都不可能;而且很多人喜歡想,把這個問題想一想,沒有結論就放下;把那個問題想一想,也沒有結果……;久而久之,他牽掛的太多,耽心的也多,腦子裝了太多沒有結論的問題,當他想一個問題時,十個、二十個問題一齊上來,這叫精神分裂。精神分裂的人,你問他一個問題,他會回答另一些不相干的問題,而且語無倫次,相互連接不上,問東答西,理路都打散了。用這種頭腦或心理去接受佛法,本身就是障;像沒有銅絲的塑膠線,本身就是絕緣體,接上電源也不來電。所以參話頭的目的,就是藉一個最契機的話語,集中你全部的注意力,全生命、全感情、全理智、全思惟都集中到此一句話頭上,把多頭意識變成了獨頭意識,然後觸機遇緣,把獨頭意識粉碎,就會流露出原本的心──無我、純客觀意識。

  所謂「意識」,就是六塵緣影。在嬰兒房裏剛出生的嬰兒,心態都是一樣的,只有本能,餓便哭,飽就睏。漸漸長大,六根接觸六塵,本心表面上逐漸蒙上一層塵垢,光明的心被遮蓋住了,靈明心態變成了陰暗、愚昧,這是很可悲的。當我們參禪,獨頭意識被打碎,我們的原本心態就露出一線曙光,這一線曙光逐漸擴大,所污染的病態心情──聯想、不滿、敏感、生氣……,就會消失。

  (二) 保任

  開悟,不是什麼神奇的事,也沒有神秘、沒有古怪。佛法只是成佛的方法,要開悟,必須專一,二十四小時專門觀心,這是個最有效的方法。曹洞宗有句話說「臣奉於君,子順於父;不順非孝,不奉非輔」,這是講的「保任」。開悟了以後要保任,若不觀心,如何保任?這意思是說:你要把這種光明、無私、無我的安祥心態,像大臣對君王那樣的忠,像兒子對父親那樣的孝,也就是《中庸》上所說的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」,「毋忘毋助」地每一秒鐘都不要離開它,這就叫「寶鏡三昧」。所以,專一觀心非常重要。

  觀心,不是閉目合眼,坐在那裏跟土地公一樣;不必執著,每天只管工作,工作時留意自己的心態,無論走路、上課、教書、吃飯……,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念頭,想什麼,自己一定要知道。過去我在台南住的時候,每天早上到公園散步,碰到一個老朋友,問他:「早上散步多久?」他說:「四十分鐘。」問他:「四十分鐘在想什麼?」他說:「什麼都不想。」我說:「你比釋迦牟尼佛更偉大,四十分鐘沒有想念,那不可能。」其實,他並不是沒有想念,而是想什麼都不知道,連自己的心都掌握不住,這就是「無明」。而參禪的目的就是要打破「無明」,綻放光明,照亮自己,也照亮別人,這就是「如珠吐光,還照珠體」。

  真正的參禪,就是要觀心。觀心就是觀「虛妄的心」,念頭來了,都不可錯過;然後觀「念頭的起處」,念從哪裏來?是如何形成的?念的實質是什麼?邊觀邊思索,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找到了,你也開悟了。

  (三) 覺照

  開悟以後,要「覺照」。「覺照」就是自心觀自心,如珠吐的光,還照珠自體,即是「觀而不觀,不觀而觀」;心裏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;自己也享受這種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叫「覺照」。沒有事的時候,自己觀自己的心,自心自覺,自覺自心;有事的時候,我們借用莊子的話「至人之用心如鏡,不將不迎,應而不藏」──你來了,鏡上馬上顯影;你過去了,鏡子上清潔溜溜,絕不留影作紀念。這也是莊子所說的「所過者化,所存者神」──過去的化掉了,所保存的只是清明在躬,精神不死,這是到達開悟的最方便法門。

四、對悟的正確認知

  悟,只是自己本心的發露,是摩訶般若的展現,沒有任何神秘。神秘不是佛法,真理是普遍的,是一般的,絕不是特殊的。有些人說學佛法有很多好處,這也錯了。佛法不是求好處,佛法不反對功利,但是佛法絕不是功利。如果為了求好處而學佛法,那釋迦牟尼佛不必逃離王宮了,他何必拋江山、捨王位,棄嬌妻、愛子、生活享受於不顧,而去證實生命的永恆?

  又有人以為悟了以後,就有神通,這也不正確。神通是威音王以後的事,「悟」是超越威音王以前很遠很遠。真理是只能發現不能創造的,誰能創造真理啊?既然真理是原本如此的,原本沒有銀河系,沒有數不盡的太陽系和星球,沒有恆河沙數的世界和眾生,哪裏來的神通呢?所以開悟不一定有神通,而神通不一定開悟才能獲得。

  要求神通很容易,過去我曾指導一個人修天眼通,他的天眼開了以後,這個人精神分裂了,我現在懊悔得很。他為什麼會精神分裂呢?別人看不到的,他看得到──吃飯時旁邊有鬼,睡覺時鬼在旁邊,他感覺受不了,結果他精神分裂了,所以我再也不教人修學神通了。神通在佛法來講,一文不值,你有神通,能改變事實嗎?不能改變。

  還有人錯以為「悟了,一定會悟出一篇大道理,畫出幾個公式,列出幾個基本論點,甚至可以寫出一本類似《相對論》的著作」,這完全錯了。真實的是原本的,原本沒有人,哪來的文字啊?沒有文字,哪裏有什麼道理?說禪是最究竟、最真實的,就是因為它不立文字,超越一切。我小時候曾看過一本小說《薛仁貴征東》,書中說九天玄女給薛仁貴一本無字天書,書裏面沒有字,薛仁貴要此書何用呢?我很不了解是怎麼回事。等到有一天理性抬頭了,才知道「真實的是原本的」,天書絕對沒有字,若有字,那是人書,絕不是天書。

  還有人認為「開悟以後,不但會發露神通,而且是無所不知」,「無所不知」這句話有兩種解釋:「一種是上帝(即原本的心)的知,一種是知識的知。」知識的全知是不可能的,「生也有涯,學也無涯」,你不可能同時獲得二十個博士學位。上帝的全知是指一個絕對的知,沒有上帝的知,就沒有獲得一切知識的基因,無法建立知識的基礎,所以一切世間的學問和知識,都離不開上帝的知。

  所以開悟沒有神奇,也並非悟出一篇大道理,沒有什麼全知萬能。開悟,只是悟我心,悟到了生命的真相,悟到了宇宙的真實;因為佛法是不二的,宇宙跟人生不是對立的,所以說「我即宇宙」。開悟的人,他清楚地感覺「宇宙、眾生即我」,這就是完成「大我的創造」。

  古人說「還是原來的人,不是原來行履處」,人還是原來的人,但是心態改變了,開悟只是拾回了自己迷失的那個心而已。我們人從生到死不斷地造業,不斷地自我埋葬,六根對六塵,如膠似漆,一層一層地覆蓋。如果沒有六塵,便沒有分別心。分別心是表層意識及六塵的作用,而不是本心。本心是「真心離念」,本心是不從緣有、沒有分別的。

  開悟了的人,絕學、無為、閒道人,肚子餓了他吃飯,疲倦了睡覺,冷了加件衣服,如此而已。大慧宗杲和他師父圜悟禪師所說的「無事、無為、無心閒道人」,就是佛的寫照。因為開悟了的人,無一事掛心,無一理縈懷,心裏既無事亦無理,平常「為而無為,無為而為」,只是變成了一個閒道人而已。閒道人,並非各位所想像的廢物,沒有用,只會吃飯、睡覺。大家都知道,佛祖釋迦牟尼大慈大悲、普度眾生的事業,是他開悟以後所開展的;王陽明一生的功業,是龍場悟道以後才展開的。人若不開悟,就執著一個私我,時時、處處「私」字當頭;開悟了以後,他清清楚楚地知道「活著,是活在責任義務裏;死了,是任務解除。」人若不能勘破生死,他就不能面對苦樂;人若不能在生死苦樂中自由自在,毫無疑問地生活對他就形成了一種懲罰,他無法排遣那些無奈、挫折、傷感、失意、牢騷、沮喪……。所以,除了大徹大悟,不會有心花怒放的一天。

五、悟後起修

  我們知道「悟是怎麼回事」以後,才可以談「悟後起修」。為什麼悟了以後還要修?經上說「理則頓悟,乘悟併銷;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」,無始以來的習氣,不會因開悟而完全消失,要慢慢地去掉。悟前的修叫「前方便」,悟後的修叫「正行」。

  「悟後起修」是無為法,為了契入真實,用十八個字作為方便。這十八個字就是:「心無心、我無我,致虛極、守靜篤,契三無、證無餘。」

  (一) 心無心

  就是以「離念之心」為心,不要以「分別心」為心。「分別心」是六塵的累積,它原本不屬於你,只會蒙蔽你,只會使你活得不如意、不自在,不會使你安祥解脫。所以我們不要以「有念之心」為自己的心,要以「無念之心」為自己的心。

  西方哲學家說「意識決定存在」,或「存在決定意識」,這是二元論的概念遊戲,真理只有一個,他說成兩邊。一元論太魯莽,說是「心」,不知道「心」是什麼。像神學院派的哲學家笛卡兒,他所說的「唯心」,是二次元的產物,是威音王以後的「心」,這在佛法來說,毫無分量。

  (二) 我無我

  你不要把四大、五陰、六塵所累積的罪惡業報之身當作自我。「我無我」就是叫你捨棄小我,捨棄原本不有、後天形成的這個業報的我,要把它捨棄,然後才能完成法身的建立。

  佛法講「布施」,不只是施捨財物,而是叫你把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的六塵統統揚棄掉,最後把虛假的生命也捨棄掉。一個人徹底捨棄了生命,不再以分別心,不再以會壞的肉體為自己,而以原本的心為自己時,便得到了生命的永恆,慢慢地再把習氣去掉,就擺脫了生死輪迴。

  所以佛法是個「捨」,釋迦牟尼佛捨江山、捨王位、捨嬌妻、捨愛子、捨享受、捨榮耀……,最後捨掉生命,什麼都捨。大捨大得,小捨小得,不捨不得。

  禪宗古德說「懸崖撒手,自肯承當」,你手趴在懸崖峭壁上,下面是萬丈深谷,一鬆手就粉身碎骨了;你要真學佛法,就必須懸崖撒手!又說「百尺竿頭再進一步」,百尺竿頭很高了,你在竿頭上再前進一步,進到哪裏去了?所以古德說「百尺竿頭坐的人,雖然得入未為真;百尺竿頭再進步,十方世界現全身」,法身遍滿十方世界。這個「我無我」,就是說你要放棄小我,才能贏得大我;放棄短暫,才能贏得永恆,這是悟後起修最基本的著眼。

  (三) 致虛極

  如果不是真修行,這三個字根本用不著。如果要是真修行,這三個字乃是法身成就最重要的關鍵。

  法身,是原本如此的,不須要建立,我們這麼說,只是個形容而已。什麼叫「致虛極」?簡單地說,你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一切的人、事、物時,能夠突破和超越。

  不修行的人,看什麼都是實在的──名利是實在的,得失是實在的,這個地球是實在的,自己的家庭組成分子是很實在的,我的事業、工作是實在的,我賺的錢是實在的,我口袋裏的錢你給我掏走了,那可不行,拔一毛利天下不為,認為這根毛都很實在……。「實在」就是「著相」,只要一「著相」,就離不開這個現象界,就離不開六道輪迴。因為你處處看得實在,別人講你一句話,你都很認真,說這個傢伙我並沒有得罪過他,為什麼他講我壞話?一天到晚掛在心上。很多人精神消化力不好,別人說了他,十天、半月放不下,天天吃飯都沒味道,睡覺也睡不安穩,這就是把一切看得太實在了。

  在佛法上,說「凡夫執『實』謂之『有』,二乘說『空』謂之『無』」,說有、說空,這都不正確,不如說是「虛」──虛而不實,我們不把它空掉,我們也不說一切是實在的。「是法住法位,世間相常住」,我們「敦倫盡分」地活在責任、義務裏──做個國民,盡國民應盡的義務;做兒子,盡兒子的孝道;當人家的父母,對子女慈愛,這就夠了。這就是「不壞世間相,而談實相法」,不要你「空」,也不可「實」;「實」就是煩惱的根源,就是擺脫六道的障礙。你要「虛」,不要執著,如夢如幻,若有若無,古人形容這種心態為「若片雲點太虛」。我們修行要這樣去觀照,才算是真修行。

  (四) 守靜篤

  靜,不是不動,而是「動靜皆靜」;游泳、打球、射箭、騎摩托車、開汽車、開飛機……,都是靜;不但要靜,而且要靜到極點。

  禪,不講特殊的事,如法而修,的確可以超凡入聖。很多人閉關出來,為何依然故我?還有人閉黑關死在關裏,入魔死掉了,就因為他沒有做到虛極、靜篤。修行一定要做到很虛、靜極,否則不會成功。

  我們為什麼會心亂?因為根塵相對,如膠似漆,糾纏不清。密宗為什麼有閉黑關?叫你有眼睛看不到什麼,有耳朵聽不到什麼,有嘴巴沒人和你講話,有心思你不可以想,沒有想的對象,那樣就是「外門閉,內門開」,六識無門可出,六識被悶死了,外門既閉,內門──心扉就會打開。如果有正確的指導,透過一百天的修行反省,心垢就會除掉,從此脫胎換骨,超凡入聖。

  古人開悟以後,水邊林下長養聖胎。所謂「聖胎」,就是完成法身、生命的熔鑄。為什麼要找水邊林下?水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,可以保持身心清淨,沒有水便沒有生命,任何東西一脫水就完了。現代的人越進化越有智慧,很多人知道森林浴對健康有益(古人老早就知道了),退休以後就找個森林茂盛的地方住。修行也應該在水邊林下,沒有人干擾,心靜無念、性水澄澈,反省出自己的錯誤、心垢,把這些業障抽出揚棄。所以「悟後起修」越虛越好,越靜越好。

  在虛極、靜篤之下,要徹底斷除我、法二執。二執如果不斷,就不能畢業,就沒有了事。要把命根斬斷,不要有我。大家聽了,也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──「沒有我,那我修行幹什麼呢?修行是為了使我更充實、更昇華;沒有我,還不如不修。不修,還有個靈魂在;修了,連個靈魂都沒有了,那豈不是把自己給消滅了嗎?」要知道「靈魂的素材就是業」,有「業」就有魂,沒有了「業」,就只有生命。修行就是要你捨掉那個「業」的靈魂,凸顯出原本永恆的生命。法執就是執著有道理,有個「一成不變,放之四海而皆準」的真理。有執就是病,因執就成偏,凡有執著,就不對勁,所以要虛極、靜篤。

  (五) 契三無

  「三無」就是「無念、無住、無相」,這是《六祖壇經》的基本精神。

   (1)無念

  如博陵王問「道」──「欲知無心處,不與有心殊」,有心跟無心是一回事,而無念和有念也不是兩回事,著眼處在「有念而無我」。

  一般人的念頭都是從自我出發,真正修行的人,他是「有念而無我」,他的念是對外界自然的反應,而不是從自我意識出發,有念無我,這叫「無念」。

  無念,不是停止想念,而是離開自我意識的念頭,這也是王陽明說的「廓然而大公,物來而順應」。

   (2)無住

  《金剛經》講「無住」──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;若有所住,則為非住;菩薩無住相布施,功德不可思量。住,就是拖泥帶水,觸途成滯,不管到哪裏都是障礙。如果心不停留在任何事物上面,心也沒有被任何事物所牽掛,你這個人就是「心似浮雲無所寄,事如春夢了無痕」,無牽無掛,瀟灑自在。如果你的心停留在某一地方,住境生心,慢慢就又會迷失,所以要無住。

  禪宗的特色是真理人格化。在威音王佛以前沒有人類,而今天的大宇宙,已發現的就有四萬個銀河系,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恆河、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恆沙世界,算數比喻所不能及,在這大宇宙中,人是何等的渺小。你若是執著這個滄海一粟都不到的幻相為自己,你的生命極為渺小,活得也極為無奈,生活對你形成一種不間斷的懲罰,所以你活得很苦,活得很不順心。而你的心若不停留在任何事物上,無住生心,外在的事物就不會對你形成干擾。六祖聽到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時大徹大悟,所以《壇經》上說「以無住為本」。

  悟後起修的根本,就在於無住,你不要把心停留在任何地方,蜻蜓點水,點一下過去了;蜻蜓若不點水,掉進水裏,命運一定悲慘。真實修行的心態就是無住。

   (3)無相

  一個開悟的人,他是不著相的。實相無相,宇宙原本沒有銀河系,沒有許多的星海世界,也沒有人說地球是永恆的。密宗的《大白傘蓋經》中,他不說「如來」,也不說「釋迦牟尼」,他叫「出有壞」。佛法的三法印──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畢竟寂滅」,有人以為「滅」就是斷見,如果你認為這房子壞了就是「滅」,那是斷見。為什麼呢?因為這個房子根本就不是房子;你說它是房子,就是虛妄的執著;用般若觀照這房子,當體即空,你將找不到絲毫房子的實質,所以佛說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。因是動機,緣是條件,一個動機加上許多條件所建立起來的東西,這個東西是虛假的,因為若把條件恢復原狀,這個虛假的形體就不存在了。

  人,是四大假合,是六十兆細胞堆積起來的,如果把六十兆細胞各歸各位,根本就沒有人的存在。沒有人,並非沒有原本的生命,生命是絕對的永恆。

  (六) 證無餘

  修行能夠契入三無,你的思想和行為都能符合無念、無住、無相,便能夠證到「無餘涅槃」。「無餘涅槃」就是不再有絲毫的習氣,不再有剩餘的道理,也不再有絲毫自我執著,極為自在。禪,修行的目標就是如此。

六、用心如鏡、過化存神

  各位能夠做到以上十八個字,自然就會完成法身的熔鑄,自然就證入「有餘涅槃」。為什麼叫「有餘涅槃」?「無餘涅槃」是沒有習氣,非常的圓滿;我們拖著這個肉體──緣生之舟,這是個臭皮囊(袋),餓了不吃東西不行,冷了不加衣服不行……,有這個肉體就不得自由,還有習氣在,所以叫「有餘」。但是我們可以做到「用心如鏡」,可以做到「過化存神」,過著一種既具象又抽象、既存在又超越的生活。所謂「存在」,敦倫盡分,不抵觸、不破壞人際的關係和秩序,也不觸犯人們公認的價值標準,這就是「存在」。所謂「超越」,我們用原本的心、用宇宙的心來過活這現象界的生活,以無量的心過活這有限的人生。

  不管境遇如何,我們的心絕不動搖;不管時代如何,我們一定要活得安祥自在。

  不管有事、無事,我們的心一定要不受外在的干擾,一定要活在自覺自在、秒秒安祥裏。

  修行的基本著眼就在「求心安」,凡是讓心不安的事斷然不可做;否則,心既不安,災禍、煩惱、痛苦就會因此而產生。安就是吉祥,不安就不吉祥,所以安祥不僅是解脫的無上法門,也是趨向幸福人生的基礎。

  悟,是怎麼回事,我再補充說明一下:

  開悟,既不是領會了什麼道理,也不是得了什麼知識。開悟,只是悟「吾心」,只是心靈的變化。悟了的心境,古人說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這種難得的覺受,在座的各位都已經體驗到了「悟是什麼」──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沒有想念、沒有昏睡、似幻似真、若虛若實。

  悟的同時,會產生正受和正見。

  正受,是修學佛法真正的受用,是一種最正確的感受。在未悟以前的感受都不正確,譬如在《列子》一書裡有個故事:

  有一個樵夫,他砍柴的斧頭丟了,他懷疑是鄰人偷的,於是他看到那個鄰人就像個賊,賊頭賊腦,全身上下無一不像是賊。過了幾個月以後,樵夫的斧頭在一個山洞裏找到了,斧頭把子都爛掉了,從此再看那個鄰居,怎麼看都不像是賊了。這就是錯覺──錯誤的覺受,佛教有個名稱叫「惡覺受」。未開悟的人,活在錯誤中,日常大多像這樵夫一樣感受不正確。

  第二個是正見。正見並不一定像《證道歌》所講的「了了見,無一物……」,他講的「了了見……」,是用心眼見。修行人要「五眼圓明」,成佛不捨棄肉眼,「過者化、存者神」──看過去就沒有了,不執著一切,這叫「正見」。

  什麼叫「邪見」?執著,說這個是真的,那個是實在的。其實,什麼東西都是原子的堆積,原子也不是真實的,把質子、中子、電子分開,什麼也不存在。每個物體都是原子的堆積,有數不清的電子、原子在轉動,你不能說某些事物是靜止的。靠我們的肉眼,便常常被我們的眼睛所欺騙,只有開悟了的人,才不受肉眼的矇蔽、欺騙,才不會對周遭的一切起執著。

  我今天為什麼跟各位講這些話呢?因為我認識各位,多的已有六七年,有時候看各位跟開悟的人沒有兩樣,有的時候又退轉,煩惱垢重,開悟了又不敢承認,不自肯,不敢承當。所以我講這段廢話的目的,就是使開悟的人當他開悟時,知道「悟」是怎麼一回事,不會當面錯過;使開悟以後的人知道如何保任、如何修行、如何淨化、如何擴大、如何使本心完全出頭,使虛偽的假我由君變臣、由主成僕,不可以讓虛偽的六塵所累積的假我,埋葬永恆不變的真我。

  「悟後起修」這個問題,就講到這裏為止,大家珍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