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禪歌就是修行及會後解惑 法音
~一九九四年二月六日對安祥合唱團開示

● 唱禪歌就是修行

●「唱禪歌就是修行」會後解惑 


唱禪歌就是修行

一、安祥合唱團的特色是唱出安祥

首先祝各位未來的一年秒秒安祥、萬事如意。 在過去這一年中,有兩件事情值得道賀: 第一,各位在高雄的演唱會非常成功、表現得非常好。第一個「好」就是把平常王老師教導你們的都充分發揮了出來, 毫無保留地發揮。我相信王老師一定很高興、很受用,沒有比這個更受用的了。她付出的心血完全呈現了出來,這是最高的受用。 各位平常總是很謙虛,但過於謙虛,就有點兒像自卑,會喪失了信心;過於自大就故步自封,使自己不會再進步。 我們安祥合唱團,今年跟去年完全不一樣,不管在技巧上、音色上、在合唱的調和上都是第一流。 當然我們不敢講音色、技巧都是全世界第一,可是我們安祥合唱團的特色,在全世界上沒有第二個。 別的合唱團唱得的確很好,可是給人們的感受,是少了一樣東西,那就是最稀有而珍貴的安祥心態。 就像我們煮了一鍋豆腐白菜,別人燉了一鍋雞,可是他們的雞沒有放鹽,我們的豆腐白菜調味料調和得很好。 也就是說他們的技巧、音色都不錯,有的合唱團人數還比我們多(我看過錄影帶就知道),可是唱出來的感受就是不一樣。 我們那天的指揮固然是非常成功,而且在鋼琴的引導、烘托下,全體都是到達一個理想的境界,非常美好。 我相信,各位演唱的人比聽的人更享受。

二、「唱而不唱,不唱而唱」就是入定

我時常講:「唱歌就是一種修行」,你們大家不相信,以為我是愛說笑,其實「唱歌就是修行」。 我以前講這句話的時候,大家都認為我愛說笑,說這是一種戲論,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, 現在你們一定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性了。當你們唱得好的時候,就可以體會到「唱而不唱,不唱而唱」, 你們一定有這個體會。我坦白地告訴你們,佛教「四禪八定」當中有一種叫「喜樂定」,當你唱歌唱得叫別人開心, 別人開心而你自己也開心的時候,那就是入定了,唱的人入定了。什麼入定呢?唱得一點都沒錯,而且唱得還很理想, 但是好像是沒唱──「忘了唱什麼,唱什麼也忘了」,又好像是「第一句唱完了,第二句就自己出來了」,這個就叫「修行」。

三、保持安祥就是光的天使

為什麼說你們值得恭賀呢?因為你們唱禪歌度了人、救了人。我時常講:「只要你保持安祥,你就是光的天使, 你就是佛的子民,也是上帝的兒女。」因為在我的認知上,佛就是上帝,上帝就是佛。上帝若不是佛,上帝就沒有生命; 佛若不是上帝的話,那麼佛就沒有立足的餘地;因為上帝無所不在,佛的法身遍虛空;「佛者,覺也」,上帝不能沒有知覺吧! 所以「上帝即佛,佛即上帝」。我們能夠保持安祥,用安祥心唱安祥禪曲,我們就在擴大上帝的光輝、散播上帝的仁慈。

四、緣生靈子線與報恩的關係

有的時候大家對於我在講詞裏面講的話,感到莫名其妙。比如我曾說我們修學安祥禪就是「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」, 又說我們「上報四重恩」就是「堪報不報之恩」,而且我們沒有做什麼,就報恩了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彼此之間都有個緣生靈子線, 它是看不到的一種聯繫,也可以說是生命的、心靈的、感情的一個聯繫。你說它是一種波也好,說它是一種心也好, 或者說地球有根線也好,都沒關係,那根線跟父母、跟兒女都是連著的。當你心態最好的時候,你會發現你的父母比較健康, 你的兒子、女兒比較活潑、天真;當你家裏吵架吵了幾天的時候,你會發現你的孩子都是了無生機、垂頭喪氣, 再小一點的孩子晚上會作惡夢,他莫名其妙地坐起來哭一陣,你問他哭什麼?他也不會講,你打他,他還是哭。 如果你能保持安祥的話,那你在世的父母固然是很健康、很喜悅,而去世的父母也會上昇天堂。

五、散播安祥就是上報四重恩

四重恩就是天地、父母、國家、眾生這四重恩。那麼我們報眾生的恩是怎麼報呢? 如果我們有安祥,我們走到那裏去,都是在散播安祥。因為你的心態不管是好是壞,它都會形成一個磁場;修行好的人就知道, 每一樣東西都有磁場。「海市蜃樓」是它過去留下來的磁場,現在「主題重現」,展現雖不真實,但是並非沒有, 我們人、眾生、萬物也是一樣。我這麼講不現實,我講個現實的。各位在高雄演唱的時候,有人聽了你們的演唱就入定了──得定, 而你們並不是有心叫別人得定,也就是說你救人並不需要起心動念要救人,你自然就救了人,也不必下個決心、有一個意識要去幫助別人, 只要你存在,只要你安祥,你就幫助了別人。 有很多人對於這個安祥信不過,要學點功夫。禪刊裏曾刊登過,有位學了四十幾年氣功的大陸安祥禪友,他說:「安祥才是真正的氣功」, 為什麼呢?儘管我講的話變成錄音帶,錄音帶變成繁體字,繁體字再變成了簡體字,它排版、出版的過程,我們並沒有去接觸, 但是它有訊息,這叫「心靈的訊息」。

六、成功的演唱會就是唱出安祥

這是一大喜悅,各位在這次的演唱會非常成功,好到什麼程度呢?好到我們可以跟別人比一比,那天所有參加演出的合唱團, 他們的水準並不差,除了有一兩個合唱團稍微弱一點以外,其他的團都很不錯,甚至有一個合唱團相當好。但是他們沒有安祥, 他們唱不出安祥來,這是各位值得問心無愧;不但問心無愧,而且面對上天還是充滿信心的一件事──哪個合唱團能唱出安祥來? 哪個合唱團能夠讓別人入定?沒有這回事,絕對沒有。各位唱得非常成功,成功的事實並沒有被大家過度的謙虛所埋沒。 你們過度謙虛,沒有信心,覺得自己很差、很爛或者很菜,那都不是事實。你們很突出,你們是真善美的體現, 一如你們唱的《安祥歌》一樣,所以值得我向你們道賀,非常成功,乃至於你們演唱的錄影帶在電視機播放時, 都能散播出安祥的磁場,讓聽的人都很舒暢。

七、《心經》樂譜莊嚴華貴,利於散播安祥

第二個值得我們恭賀的就是這一次黃教授寫的《心經》的歌曲,我看了以後非常感動,寫得太好了, 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:「莊嚴華貴」──它不但美麗而且高貴,可以說是天籟、絕響。《心經》這首歌將來練唱成功以後, 我們散佈安祥的功能一定會大大提昇,而我們沒有事在家裏唱的時候,對我們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。每次我講:「你們唱歌就是修行」, 你們大家都不大敢苟同,為什麼呢?唱歌跟修行有什麼關係啊!大家都把修行看走了樣子。所謂的「修行」就是修正想念和行為, 我們想念錯了,把它修正過來;我們的行為錯了,也把它修正。而廣義的想念就是行為,所以王陽明說:「知」到了「真切篤實處」就是「行」, 所以這個又叫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想念就是心行,雖然沒有做,也就是行為,想念跟行為差距不大。對於修行人來講, 乃至於對於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來講,想念就是行為;亂想就是黑白想(閩南語),黑白想就是黑白來(閩南語)。 當我們唱禪歌的時候,想的是旋律,想的是歌詞,那我們這個想念和行為就是最正大、最光明、至真、至善、至美的。 所以黃教授給我們寫的這首歌,值得我們恭賀。對黃教授我們十分感謝,對我們合唱團來說,則值得欣喜。因為有了這首歌, 將來對我們修行的幫助更大;有了這首歌,我們散佈安祥的力量會更強。

當然我還有個願望,我希望能夠把《心經》這首歌做成一個單獨的帶子,而我也盼望──我們能不能請黃教授把曲譜再加點工, 這個話怎麼講呢?我希望這個帶子,第一個單元就是演奏,音樂演奏──鋼琴演奏……,什麼演奏都好,第二單元就是獨唱, 第三單元就是輪唱,第四單元就是合唱,第五個單元就是齊唱。為什麼要齊唱呢?因為齊唱才能夠烘托出那種念經的氣勢。 所謂念經就是莊嚴肅穆,齊唱有齊唱的好處,它顯得特別肅穆莊嚴。齊唱的要點就是說要有節奏,節奏一定要鮮明, 加一點打擊樂器會更生色。這是我對我們安祥合唱團的兩大恭賀。

八、智慧與熱情是安祥合唱團的生命力及活力

各位這次的演出非常成功,大家謙虛是種美德,但過於謙虛就是自暴自棄,不必太謙虛了。這一次的演出對指揮來講,是個最大的享受, 為平日的心血在那個時候全部呈現;對伴奏來講,也是一大享受,因為大家都照著妳的引導前進,而且經由妳的烘托, 有了一種「紅花綠葉」的效果,這是很難得的,鋼琴那天伴奏得非常好,你們大概也察覺出來了。

我們安祥合唱團能有今天,當然也要感謝陳董事長,因為這完全是他的構想,從策劃開始,他突破了很多的困難。 很多事情並不是說「說一句」,它就會像變魔術一樣地出現了,不是的,那要花很多心血,突破很多的困難,需要智慧, 也需要熱情。沒有熱情的智慧,冷冰冰的,沒有活力,沒有生命力。他把智慧、熱情融合在一起,就產生一種創造力, 這種創造力也就是我們安祥合唱團的生命力及活力。所以我們要感謝他。

九、安祥禪沒有「作止任滅」四大法病

最後,我就要解答一些問題。解答問題之前,我看了一下,各位提出的問題不太實際,也不太有深度, 進步不大。這些問題輕飄飄的,與修行沒有多大關係。你若不知道那些問題,恭喜你很有福氣;你知道了, 反而不妙!不妙!成了修行的障礙。我為什麼講這個話呢?有很多修行人,不管在家或出家,修行了三四十年, 乃至於從十歲修行到九十歲,修行了八十年,他都不知道怎麼修行。 你怎麼修呢?我在車上跟一位會友講到:「《圓覺經》上講的四大法病,也是四大禪病。」 什麼叫四大法病?就是「作、止、任、滅」。 作:你有所作為,說「我要做什麼──我要打坐、我要念經、我要看書……」,這是病。 止:說「我過去很多習慣要不得,我把它停止」,這是毛病,這不是修行。 任:說「我隨緣,隨便就好,環境叫我怎麼樣,我就怎麼樣,我不必刻意要做什麼」,這是病。 滅:說「我的心裏有妄想,我把它停止、把它熄滅」,這也是病。 由這四大法病,我們就聯想到佛陀最早先轉法輪的四諦──苦、集、滅、道,也是病。 我這麼講,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會罵我、打我。但是各位要知道,這是佛自己講的,《修多羅了義圓覺經》上佛自己講的。 像這樣,你怎麼修嘛?動輒得咎,你怎麼修呢?只有我們的安祥禪是沒有病的,因為安祥禪既不要做什麼,也不要停止什麼。 昨天做什麼,今天還是做什麼;昨天吃什麼,今天也吃什麼;不要增加什麼,沒有「作」,也沒有停止。 昨天我在家裏做飯、做菜侍候先生孩子,今天我停止不侍候了,沒有這回事,我們還是跟過去完全一樣。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安祥,只要安祥在,你就是一個發光、發熱的人。 說到「發光」,心眼開的人看得到;說到「發熱」,你就是一個熱心的人。有些認真修行的人, 或多或少感覺到自己是「熱心人」。我講的「熱心人」不是一個形容詞,是寫實的。也只有安祥禪, 沒有修行人一般的過錯。

十、唱禪歌得「心空」

我剛才講合唱團,我並不是刻意指台北的,台中的安祥合唱團也是一樣的好。徐玉綢(指揮)他們都花了很多的心血, 他們很謙虛,並不滿意自己的成就。這次我接到他們的信,我就知道了,不但聽歌的人得定,唱歌的人也得定。 這個話怎麼講呢?那位鄭秋香團員唱著唱著,心空了,好像沒有在唱歌,誰在發聲啊?不知道,也沒有想到唱歌, 但是就唱完了。技巧、旋律通通都忘掉,卻唱得蠻好的;唱了以後,這一個階段完全是空白。這個對參學有年的人來講, 那就摸到鼻孔了。換句話說,妳要找的是本來面目,這就是本來面目;妳要找的是「空」嘛!這就是桶底脫落了,一個水桶的底脫落了, 它若不「空」,又是什麼?就是「空」嘛!問題是說「萬象叢中獨露身,唯人自肯方乃親」,妳自己要肯定。妳說:「我想保持久一點」, 妳也很難保持,妳要走中道,中道是什麼?就是安祥。妳有了這次的經驗以後,對安祥就很容易保任,非常容易。

我們台中合唱團團員對團隊的向心力,一天比一天強,何以見得?因為大家或多或少、或深或淺都獲得了法益, 也都體認了安祥的美好。而且我們大家不是為了功利才來參加合唱團,大家是為了修行、為了興趣;但是參加了合唱團, 卻對自己的身心有莫大的助益,對自己的修行有莫大的助益,對自己的家庭有莫大的助益。我希望各位以後加緊努力, 我也希望各位把根器好、非常優秀的人介紹到合唱團裡來,來擴大我們合唱團的陣容,這個是很大的功德,這也是一種救人救世的功德。

十一、唱禪歌就是修行

有人說:「我們唱禪歌有助於修行」,這個話要糾正,唱禪歌不只是有助於修行,實際上「唱禪歌就是修行」。

「鄭秋香!你把你唱歌的體驗向大家講一下。照實的講。」

鄭秋香:「師父好!各位師兄,我今天感冒沒辦法講話。」(剛開口,即已泣不成聲)

師父:「好了,感冒好了!」(哄笑)

鄭秋香:「我接觸安祥禪,將近兩年來(很激動,邊哭邊說),給我最大的感觸,是整個人都改變了。以前好勝心很強, 每做一件事情都以為自己很能幹,可是自從接觸安祥禪之後,才知道強人是失敗的,只有謙虛、盡義務、盡責任才是最大的功能。 我就講到這裏為止,謝謝老師。」(鼓掌)

在沒有解答問題以前,我要再講兩句:「唱安祥歌就是修行,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為」。 當我們全心唱歌的時候,我們的想念最好,我們專心唱歌的行為也是符合真、善、美的要求的。 但是佛法講「制心一處、事無不辦」,你要想符合真、善、美的要求,你就「一心唱歌」。 唱歌的時候不可以想別的事情,把全生命、全感情、全理智都投入唱歌,這個叫「一心唱歌」,「一心唱歌」就是修行。 鄭秋香她很客氣,她一心唱禪歌,如果她過去是有修行的基礎,那可以說她因為唱禪歌而悟道,因為她都「空」了。

佛法的最大的難處,就是說你不可以有作為──你修行不可以做什麼,你修行不可以停止什麼,你修行不可以適應環境, 你修行也不可以熄滅自己的意識想念──也就是說不可以叫生命力降低,也就是說不能壓熄你生命之火,這個是修行最難的地方。 那我們這個唱歌沒有做什麼,也就是說我們都沒有《圓覺經》講的修行的過患(作、止、任、滅的四種法病)。 我為什麼叫鄭秋香報告呢?她很謙虛,她唱歌得到了很高的一種覺受。在這個地方,我看到各位現在和沒有參加合唱團以前, 不一樣就是不一樣。就拿梁玉明來講,我們幾幾乎不認識了,是不是?

梁玉明:「是的,謝謝師父。」

「謝謝你自己。」(哄笑)師父不能替你修行,就像不能替你吃飯一樣。你講:「我現在肚子餓,沒有時間吃飯,請老師幫忙。」 這幫不上忙的,老師肚子脹破了,你還是肚子餓,那叫「不能」。修行完全靠自己,修行沒有什麼神秘, 修行毫無他力可以依靠。說:「上帝保祐我,佛保佑我」,這是不可能的。因為世界有恆河的沙那麼多, 眾生更是無量,佛和上帝不會一個一個地教導你、幫助你,不會的,要靠你自己。

我為什麼叫鄭秋香出來報告一下呢?那就是證明一件事──「唱歌就是修行」。每位合唱團的團員就是典型的、 標準的安祥禪的修行者,而你能夠唱到「唱而不唱,不唱而唱」,這是真正的禪的境界。你修行到心境好的時候, 確實能這個樣子。但是有個基本的要求,修行人不可以跟任何人計較,不可以跟任何人講道理,不可以說「你對不起我,你不聽我的」……, 也就是說修行人不可以狂妄到想改變別人,要別人合自己的意,這是狂妄。要想辦法如何合別人的意,當你合別人意的時候, 別人就合你的意。當你自己完成了自我改造以後,一切環境就會跟著你而轉,跟著你而變;不相信,試試看,你就知道, 事情一定是如此,而且功不唐捐。我看在座的各位都能修行成功,我有這個信心,各位都會修行成功。

十二、耕雲導師給安祥合唱團的祝賀詞

安祥禪曲是性靈之聲、天使之歌, 因此,你們就是散播安祥的天使、心靈禁錮者的救星。 你們那純潔、優美的歌聲,將── 啟開人們的心扉,滌去人們的心垢,喚醒人們的夢魘,破除人們的無明,

讓人們的心靈獲得解脫、提昇。 你們那安祥離執的歌聲,將──廓清人心的陰霾,

讓社會充滿了祥和,人間充滿著溫馨,世界醞釀出永久和平。 你們在為大同的腳步加速,在為「人間淨土」催生。 你們以無償之愛作為動力的耕耘, 必將收穫到安祥、喜悅、幸福、青春以及生命的永恆。 願你們秒秒安祥、事事順心。

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八日


「唱禪歌就是修行」會後解惑

一、五祖宏忍大師為何教人觀月輪?

問:五祖宏忍大師為何教人觀月輪?

答:今天進入工業社會,我們人最普遍的病就是精神分裂。精神分裂就是人格分裂,一個人同時具備多種人格, 早上是一個人,下午是一個人。你若去詢問一些迷信的人,他們會說「這一切是邪魔附體」,其實不然,這是精神分散,心力不集中。 心力若不集中,就沒有辦法。如果我們心力集中了,人人都能發揮自己生命的潛力,人人都能夠對得起天地、父母。

我時常說:「把你生命的情感與智慧,投入到一個問題、一個學問上,使它形成一個焦點, 在那個焦點就能冒出智慧的火花。」學佛是個高級智慧、大智慧,佛法超越哲學、超越宗教, 超越了一切的學術。大家也許說「佛法不能超越政治」,你看看阿含經,有一次,鄰國的一個代表想要問佛祖──

他問:「我要攻打另外一個國家,是不是可以?」

佛陀說:「你不要問我這個問題,你先坐一坐,我有一個徒弟剛剛化緣回來,我問他幾個問題。」

佛陀問:「準備被攻打的這個國家,這個國家的議會還存不存在?」

徒弟說:「存在。」

佛陀問:「國家重大的事是不是由國家的長老共同來決定?」

徒弟說:「是這個樣子。」

佛陀問:「這個國家過去對鰥寡孤獨、殘廢的人都有救濟,現在還有沒有?」

徒弟說:「有。」

佛陀問:「他的國家比附近幾個國家的稅都比較輕,現在是不是加稅了?」

徒弟說:「沒有,四十年都沒有加稅。」

佛陀問:「這個國家政府的命令是否能推行得順利?」

徒弟說:「只要說是國王的命令,大家都願意做。」

佛陀說:「這個國家有福了,為什麼?這個國家不會被打敗,攻打這個國家既不會勝利,而且要付出永恆難忘的、慘重的代價。」

那個國王的代表來問佛「能不能攻打另一個國家」,這個國家代表聽了以後,就回去了,告訴國王說:「這個國家不能打,不相信,您再去調查一下。」 你就知道,佛對政治主張是相當愛民的,民主,注重群眾的意見,佛在政治上是走群眾路線的。

這跟我們這個觀月輪有什麼關係呢?我們人不要說光坐在那裏打坐,他的心都沒有地方放;沒有地方放, 所以一切想念、妄想就紛飛。人很難不起妄想的,他(五祖)是以毒攻毒,你不要起妄想,要你觀一個月輪, 那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那個地方,你由多頭意識(就是多角形),變成了獨頭意識;變成獨頭意識, 然後心力集中了,要突破一個問題才比較容易,主要的著眼點在此。至於還有其他的,我不便講, 涉及到形而上的東西,在此地不合適講。

二、悟到了「無」,還是邊見

問:我花了一千五百元的人民幣去四川學氣功,結果只悟到了一個「無」字。 別人說我「真丟人」,但我卻認為「很值得」,請問我悟得對不對?恭請開示。

答:這個問題若答得太坦誠的話,那有人會受傷害;說實話的話呢,會傳播一些假消息出去,自己有過。

你悟到一個「無」字,是誰說「無」字?「無」,是誰「無」?是我說「無」,我能「無」得掉嗎?這顯然不對, 這是叫邊見。有個「無」,就有個「有」;有個「假」,就有個「真」。你悟到這,這個是沒有超出一切的二次元的東西, 這個叫做邊見,完全不對,把錢浪費了,浪費了(重複)。

三、「胡、黃、灰、白、柳」的解釋

問:師父在講到拜物的宗教時,說到河北有拜五大家的「胡、黃、灰、白、柳」,請問這五大家指的是什麼?恭請開示。

答:不管牠是什麼,跟你的修行都沒有關係。

他們講的「胡」就是狐狸,說狐狸老了以後會變成精。你說牠是精、是妖精,就得罪牠了,那怎麼講呢?所以你要說牠成仙, 說牠是仙,牠就高興。所以這個「胡」就是狐狸。「黃」就是黃鼠狼,北方黃鼠狼很多。「灰」就是老鼠(閩南語)。 「白」就是刺蝟,到了黃河以北,刺蝟很多,你們在南方看不見,就是具體而微的豪豬,比那個豪豬小,就只有這麼大, 最大就只有這麼大;刺蝟一身長的都是針,牠也會成精。「柳」是什麼?「柳」是蛇,就是長蟲。

像這些北方普遍地供,從河南、河北到東北,都普遍地供奉。供了有什麼用呢?說牠能保佑你。這些人都是荒謬絕倫, 這個都是一種自尊心很低的人做這種事。你說牠有沒有靈驗呢?確實有靈驗,有很大的威力。供了牠,有什麼好處? 沒有什麼好處;一旦得罪牠,不得了,不得了(重複)!你得罪牠,牠馬上就讓你倒楣。你若不供牠的話,牠也不會整你。 為什麼?你供了牠以後,牠會給你好處,那你拿人的手短,以後你就麻煩了。所以這個拜物的(拜動物的),在北方很普遍, 尤其在河北、東北都很普遍。這個有很多威力,這些東西我也看到過,我在小時候也看過。

四、師父在世,弟子應該宏法

問:身為 師父的弟子,常想把安祥正法弘揚出去,但又聞言:「師父在,弟子無權說法。」 請問 師父,在弘法工作的態度上應如何做,才算是正確?恭請開示。

答:關於弘法,有很多人有這種說法。這個叫什麼呢?這是懶病的護身符, 他不肯弘法,他就說:「師父說的,不能弘法。」(眾笑)第二個,那也就是對師父的輓歌, 就是說:「你──師父死了,我好弘法。」(眾笑)這種觀念不太正確,很錯。

我們修的是佛法,我們應該以佛做榜樣,佛的弟子在佛在的時候都到處去弘法, 佛還指定很多人說法──你不說,指定你說,你非說不可。但是這些人說什麼法呢? 不是說自己的法,他說「佛說……」,這跟以後的經典上講的一樣:「如是我聞……」——我聽到佛是這麼說的……。 這個「聞」還加了個「見聞」、「記得」的意思,說:我記得有一天,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……。 《金剛經》若翻譯成白話就是這個故事呀!這是佛說呀,毋是我講的(不是我講的,閩南語), 像這樣的話就可以。你要加上你的意思的話,那你等佛不在了以後,你再說「我說的」,確實佛經是這個樣子呀!

至於說我講安祥禪,大家都不願意講,為什麼呢?講的話「師父說」,那這樣我就變成了 tape recorder(錄音機,英語), 變成這個東西,他不願意。坦白說,有人把我的一篇講詞看得有心得的,我看這樣的人很少,不是說沒有,有,但是很少。

有個人寫信問我問題,我說:「我若罵你的話,不禮貌;我若不罵你,你這個動作是把我氣死。你問我的這幾個問題, 在我講詞裏都有,你都不看我講詞,你要我再單獨為你個人再說一遍、再寫一遍,這個太殘忍了。 為什麼呢?我年紀這麼大了,拿著筆好像拿著一根房樑一樣,很沉重。你叫我再重複,你不去看, 現成的擺著,你不去看,你要我再重新為你抄一遍,這個不厚道。為了成全你的厚道,免得你因為不厚道而減掉你的福報,我不答覆你。」

還有一個人說:「老師呀!你總叫我看講詞,我都看完了,請你再講吧!」(眾笑)我跟他講:「你每看一次,你若有記日記的習慣, 你把你看了以後的心得記下來,你就會發現,你看一萬次,有一萬次的心得。你不相信,你可以試試看。」 我說:「我講來講去,都是什麼?我講的是廢話。」我說:「我講廢話的目的,就是要傳真的,借假傳真,你聽了我的聲音, 那我的安祥會隨著我的聲音到你耳朵裏去,進入你的內心,我若不講話,就不可能。」我說:「你不去看我的講詞, 不肯從金礦裏自己去挖金子,你叫我今天給你一錢,明天再給你一兩,我沒法度(我沒辦法,閩南語),我沒有辦法。 你自己去開發,我講來講去,並沒有什麼道理,實在講,那都是垃圾,但是你可以從垃圾裏撿到夜明珠、撿到鑽石。 你去翻翻垃圾,你就知道,裏面的確有價值連城的東西,你不翻,叫我給你,我嘛無(我也沒有,閩南語), 我也想叫你給我。像這樣,不合理。」

這個「安祥」,沒有什麼道理,安祥就是安祥,安祥會有什麼道理嗎?沒有。 拿鄭XX來講,從此以後你去看看《指月錄》,你每篇你都畫個╳,人家給你講「佛說什麼?」你就哈哈大笑。 人家說:「釋迦牟尼出生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說『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』,是什麼道理呀?」 你說:「這是糖衣裏的毒藥。」他問:「雲門說『我若看到,一棍子打死餵狗吃』,這是什麼意思呀?」 你說:「這是無事生非。」你若都掃得乾淨,你若能夠堅持你那個自己內心感受的最真實的東西, 那你就算是悟了。人家若問你道理,你瞪著眼睛說:「啊?」你就上了當,隨時都上人家的當, 隨時被別人牽著鼻子走,那就辜負了你自己的心。那個(安祥)是不容易的,那個(安祥) 有那麼一次以後,第二天照照鏡子,人都變了。但是你平常沒有基礎,來得容易,去得也快。 你以為從古以來別人會悟到什麼道理呀?悟的是沒道理,悟的是沒道理(重複),見道理就掃, 所有道理都掃。但是我恐怕你們走偏了,走偏了對修行是個大害,對佛法是個曲解, 所以我特別強調兩件事:第一個,你要活在責任義務裏,活在責任義務裏就沒有這個事了; 第二個,你必須秒秒安祥,秒秒安祥就沒有機會搞偏了。

過去有一個人跟我學法,常常給我寫信。我說:「你不要常常寫信,沒有事情不要寫信, 想師父的時候就觀想師父,師父不就在你面前了嗎?再想的話,拿根棍子觀想, 說『這就是老師』,它就是老師嘛!」我說:「我的眼睛也不舒服。」 他說:「《心經》上講『無眼耳鼻舌身意』,那您眼睛怎麼會不舒服呢?」(眾笑)這個叫走火入魔,它(《心經》)講的「無眼耳鼻舌身意」, 指的是什麼東西?不是講人囉!是講你的本來面目,你的本來面目的確是「無眼耳鼻舌身意」的。你把本來面目跟人扯在一塊,完全錯了。 所以我以後也不敢跟他談道理了,怕他會誤解、曲解。《心經》講到「無眼耳鼻舌身意,無色聲香味觸法」,嘸不對(沒錯,閩南語), 那是講本來面目。那我現在不是本來面目,我若是本來面目,誰給你講安祥禪呀?沒有人給你們講安祥禪, 幸虧我不是本來面目(眾人大笑)。

五、如何拿捏「熱情熾然」與「獨行道」

問: 師父說「修行人要熱情熾然,要有感同身受的慈悲心」,這與 師父在《叮嚀》中所說的「堅守獨行道,交往簡為宜, 己溺難救人,專心己躬事」,兩者之間應如何體會?如何去做?恭請開示。

答:這好像是很矛盾,一個是普渡眾生,一個是要獨行道。而我首先要說,這篇《叮嚀》不是我寫的。 誰寫的?何先生寫的,他把我前後寫給他的信編出《叮嚀》的歌詞。我跟他講「你要堅守獨行道」, 因為他不得不守獨行道,為什麼呢?他沒有太太,小孩跟他也很少來往,這是修行很好的條件。 古人講「水邊林下,長養聖胎」,這是個修行的必要的條件。

我為什麼不講「獨行道」?我覺得這個太難講了。「獨行道」不是叫你到了山上去一個人住, 而是要你走到臺北市東區散步,到百貨公司轉,那是「獨行道」;你若沒有「常獨行、常獨步」的感覺,那麼你的安祥還沒有現前。 如果你的摩訶般若現前以後,你走到西門町、走到頂好市場,你是「常獨行、常獨步」的感覺,而且你回到家, 人家問你「看到什麼?」你說:「啊?」你還問他「看到什麼?」,不會答覆,因為你不感光。 這個就是《金剛經》講的「無住生心」——不叫任何事物停留在你心裏去,你也不會被任何外在的東西所牽引, 除了一心以外,沒有外在,你就是宇宙,你活在自己裏面,你就是存在。這個不是講得太誇張,這個就是中國人講的天人合一, 這也就是禪。

我為什麼講「獨行道」呢?因為交往不能太多。你們大家要有體會,交往太多了以後,你就有虛脫感, 嘸力(無力,閩南語),變得四肢無力,有虛脫感。為什麼呢?因為說話、來往最傷元氣。假如這個人的品質不好、太低, 那就正負相消、酸鹼中和,他就把你的生命力浪費掉了。尤其學安祥禪的人,這是個大麻煩。

有一次,陳董事長問我:「安祥的力量何在?」我說:「它能消千災,能除百難,能贏得生命的永恆。」 先撇開這些不講,最近的,第一,他有親和力,人際關係會變好,人緣也會變好。過去人家見到你,怕你見到他, 因為你看到他,你會打招呼,牽著人家不放,又東扯西拉,所以他看見你就扭頭,假裝「我看嘸」(我看不到,閩南語)。 現在他看到你,就主動同你打招呼,怕你看不見他,這就是親和力啊!人際關係會變好,家庭的關係先變好, 然後跟外面的人際關係也變得好。

假如你不「簡為宜」的話,浪費你太多的生命力,你也不能識根辨器,那些不能渡的人,你還想跟他談道理, 浪費了。而且剛剛入門修行的時候,要打基礎;一個人若見性了,應該是三年不說話,這是最低的要求。 最高的要求呢!要想負大任,要求的標準更嚴格。六祖開悟了以後,在獵人隊隱居十五年,十五年(重複)! 那不是說「一悟了就講」,有一點安祥就散播出去,而是要它自然散播,當他飽和了以後,他就把多餘的供養眾生。 你要去講話,給你再多安祥,也不夠,因此要少講話。所以我也有些誠意,只是大家不能體會,我講《杜漏》、寫《杜漏》歌詞, 裏面有一句話是「話說多了心會亂」,你不相信,你可以試試看,口沫滔天、滔滔不絕講完了以後, 人家問你「貴姓」,你都忘了自己姓什麼,迷失了,就迷失在言語當中了。

「獨行道」跟剛才我講的有什麼關係?有密切的關係。剛才講到「獨行道」的這些話, 是佛法講的「開」,剛才我講的就是「開」的。還有「遮」,沒有講的就是「遮」的; 「遮」的就是你若單獨一個人問我,我跟你的講法又不一樣。在大庭廣眾,我只能這麼答覆你。

六、持誦《金剛經》消業障的現象

問:持誦《金剛經》時會打呵欠、流眼淚,有時在手臂、大腿或者是腰部的肌肉會跳動,這是什麼原因?

答:你這個問題寫得太扼要、太簡單了,我給你補充:第一個,你平常睡覺喜歡作夢; 第二個,你記憶力還減退;第三個,你還有頭昏頭痛的毛病。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?你若不讀《金剛經》 ,過去的那種問題壓在那個地方;你讀《金剛經》,把那些陳年的心垢給你攪動。因為你過去太貪玩了,太貪玩了, 不大注意自己的健康,作息不按時,晚上不睡覺,白天要睡覺,你過去有個階段犯這個毛病,該休息的時候, 你認為精神還好,就貪玩,所以你現在肌肉會跳動。這是什麼原因呀?你到醫院檢查一下,就會發現膽固醇過高, 自身的循環不好,還有神經衰弱的現象。打瞌睡,就是你的陰氣太重,跟陽氣對照之下,陰氣就會顯現, 這對你來講,這是好現象,你打一陣子以後就不會打了。你認為你打瞌睡,就不看《金剛經》, 你將來再看它(《金剛經》),還會打瞌睡、打呵欠,這就是發露你的陰氣,把你內在的陰氣趕出來, 這對你有幫助。因為你的陰氣太重,容易作夢,容易頭昏、頭痛,這都是陰氣作怪。

七、「一念三千」與「無念(一念不生)」的不同

問:何謂「一念三千」,與「無念(一念不生)」兩者之間有何不同?

答:這你考倒我了。說「一念三千」,我們此地不能亂批評,亂批評惹麻煩。「一念三千」是天臺宗的辭彙, 天臺宗就是以《妙法蓮華經》為根本典籍的一個宗派(佛教的宗派)。說「一念三千」,我們大家用得很多, 經常用這個話,這個話(這個辭彙)蠻好,但是日久天長大家都忘了它的根本含義是什麼。有很多成語, 大家只用它的意思,而忘了它的典故,說「數典忘祖」的例子,就太多太多了。

這「一念」是什麼?一心呀!天臺宗說我們每個人的心有多大呢?說一心包容十個法界, 十個法界就是十個地球(十個星球),這是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,當然不太貼切。 說我們的一個心可以包容十個法界,這十個法界當中,每個法界又包容十個法界, 就是一百個法界。我們的心可以包容一百個法界,一百個法界就是一百個存在的空間、存在的單元。存在就是宇宙, 存在的單元,那就是「世界」,「世」就是時間,「界」就是空間。說我們一顆心可以包容(也就是說可以影響)一百個世界, 那麼一個世界又有三十個世間。世界跟世間有什麼關係呀?世界,「世」是時間,「界」是空間,那是可以用星球來比喻。 而「世間」是什麼?世間不是一個星球,它是一個生存環境的一種境界的層次、一種存在的特質。

這樣我就不會解釋,所以你考倒我了。但是我記得有一次,我到鄉下去,一個老太太看到他的孫子不像話、太離譜, 就講了一句話(兩個字)──世間(閩南語)!「世間」是個感歎詞,我想在座的聽得懂的也很少。為什麼講「世間」呢? 它的含義是什麼東西?是說這個世界怎麼這個樣子?它表示說世界的質、性質都不同,這個叫「世間」。 每個時代有它時代的特徵,「世間」就是時代的特徵、時代的風尚。你看一百個世界,每個世界各有三十個世間, 那不就是三千嗎?所以說「一念三千」,一心具備了三千個世間,假如一心不生,萬法寂然,法跟心各不相到, 你是你,它是它,有沒有世間呢?這個跟你不發生關聯,這個問題不產生、不成立。但是你一念才動,那麼三千紛然, 這個三千種差別的心態境界跟生活特徵就會呈現在你面前,所以一念三千。你說要「一心不生,萬法無咎」, 那是一念不生,各不相到,它是它,你是你,不發生關係,它存不存在對你來講不是個問題了,跟你不發生影響, 你也不影響它。但是你念頭一動的話,就森羅呈現,我只能這麼講,因為我不是學天臺的,我只能敷衍你一下。

八、念經和持咒有何不同?

問:念經和持咒有何不同?為什麼咒是以梵音來發音,而經文是用翻譯音來發音?恭請開示。

答:誦經和持咒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,沒有什麼不同。最簡單的咒六字大明咒:嗡,嘛尼——升起大寶,吧咪——蓮花,哞——破碎 , 你說把它翻譯成漢語,不是不可以翻譯,大悲咒都可以翻譯的,等你翻譯以後就亂了,心就亂了,你就不能到達無念。

佛法的入門是以無念為開始,而佛法的深造就是不二法門,真正無念就是有念呀,說是有念也是無念的。我現在如果有念的話, 我不會黑白講(閩南語),我胡說八道,信口開河,我能夠胡說八道、黑白講,證明我是無念的。假如我無念的話, 我能夠用每個字、每個辭彙,用得還差強人意嗎?所以有念跟無念都是一樣的。如果我若是分別心很重的話,我對不起你們各位, 各位有的走了幾百里路到臺北,如果我若是有念,那我的同化力就是使各位分別心很重;如果各位沒有分別心, 那證明有念跟無念不是兩個,不是兩個(重複)。

所以經咒的功德都是一樣的,為什麼呢?因為陀羅尼就是咒,你固然是不懂,但是經呢,你未必能懂呀。經上講什麼? 不知道(閩南語)。你說「我懂得意思」,你懂的意思跟實在的意思還是有差距的,所以經、咒大致說沒有什麼區別, 咒的意思叫你不起分別心,而經的意思叫你破除邪見,各有功德。

九、用大家聽得懂的發音去唱比較好

問:最近我們三個合唱團都在練習《心經》這一首歌,在我們在練習當中產生了一些小小的疑問, 想趁這個機會向 師父請示一下:就是我們每次在唱到有關「菩提薩埵」,還有「般若波羅蜜多」, 還有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的時候,我們對它的發音有不同的看法,因為我們都知道, 師父曾經說過「菩提薩埵」有的時候念成「佈大薩大」, 我們就想請 師父給我們一個開示,當我們在聽到這些名詞的時候,用什麼樣的發音才是正確的?

答:用大家聽得懂的發音。我們念「薩吧薩大,南摩巴薩大」,他們聽了,What is meaning ?(英語), 不曉得什麼意思,假如大家念「菩提薩埵」、「南摩缽沙多」,我們就這麼念,我們跟大家念的一樣,會比較好。

我們講它是音譯,為什麼要音譯不把意思翻譯出來呢?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」,說大智慧到彼岸, 為什麼不說大智慧到彼岸呢?那你就說:那小聰明不能到彼岸了?不是這個意思,大智慧是一切智慧的本源, 說沒有它,一切的智慧無從建立、無從發生。所以我們念什麼無所謂,我們只要用安祥心。我相信現在大家都體會到安祥心是什麼; 安祥心不影響你說話,安祥心不影響你做事,安祥心可以使你沒有壓力。你現在就沒有壓力了, 不會讓你斬不斷、理還亂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一大堆東西纏住你, 現在都沒有了,你現在變成自由的人了。自由就是解脫嘛,有繩子捆著你,你就不自由,繩子解開,你就解脫了。 現在就是解脫,大家要珍惜這種感受,剛才講的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就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 用梵音講,唸「阿耨……」是沒有錯,「阿耨薩嘛薩佈大」,你這樣講別人聽不懂,你是講外國話,其實這個話本來就是外國話嘛!

十、晚上也可以念《心經》、唱《心經》

問:一般人說「《心經》晚上是不能念」,那現在我們已經把它譜成曲來歌唱,那晚上可以唱嗎?恭請開示。

答:不但晚上可以唱,而且睡在床上也可以唱(眾笑)。沒有這個禁忌,你在廁所裏也可以唱。人家說:「佛頭著糞」, 你用水肥倒在佛身上他不會生氣,因為他的理論是「不垢不淨」——沒有什麼叫做乾淨,也沒有什麼叫做髒。

剛才我講那位先生,他說:「本來無眼耳鼻舌身意,你眼睛不好,黑白講,沒這代誌(胡說,沒這回事,閩南語)。」 他逼著我非給他寫信不可,我說:「我眼睛痛。」,他說:「無眼耳鼻舌身意啊!」所以這個都是一種曲解, 因為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沒有(重複)。

十一、順手抓住生命的永恆

問:在《觀潮隨筆》〈本來面目〉中, 師父說:「惠明上座在豁然開悟的同時,順手抓住了生命的永恆」。 請問 師父,要具備什麼條件,才能像惠明一樣的把握住而不至錯過?恭請開示。

答:寫文章嘛,都是有點莫名其妙,所以你若不用「順手」,就感覺到不瀟灑、不風趣,用了「順手」, 簡直是多此一舉,畫蛇添足,因為本來面目就是永恆啊,因此就順手。它不必存心要抓住永恆, 它證得本來面目就是永恆了,所以它不必另外、格外怎麼樣,他是順便的,順便的就抓住了生命的永恆了。

你說我們怎麼樣才能那麼瀟灑、那麼容易呢?你只要保持住現在的心態,證道歌說:「但得本,不愁末。」 這個就是修行的根本,就這個根本的話,就能消千災,就能夠增加福慧,就能使你現在活得沒有壓力。 現在誰若有壓力,我就不相信,不可能有壓力,就是在這種無壓力的狀態之下,那本來面目久久就會浮現。

這個當中很多人問我修行的境界,我不跟他講,為什麼呢?因為每個人都不相同,你講了以後,影響別人,所以不能講。

總而言之,說證得本來面目,「本來面目」本來就是沒有面目,只有生命。我本來要講,為什麼最後我還是不講? 你不要看到我這個人好像是語無倫次,其實我說話還是很謹慎的,因為我很謹慎,所以有些話我敢講, 有些話我不敢講,在不傳六耳的狀況之下,有些話我就敢講。

你若問我「為什麼順手抓」,因為順手抓,不順手也抓,不用抓,他就得到了,所以是「順手」的,順手(重複)。

十二、如何修行才能不被外境所轉

問:閱讀 師父講詞後,有心想學禪,心裏也想改正自己的缺點,可是一碰到事情,又會被外境所轉, 請問 師父,應如何修行,才能不會被外境所轉?恭請開示。

答:你要說不被外境所轉,那是不可能的,那是沒有可能。你說你平常心態很好,一涉及到客觀的事物, 你就手忙腳亂,所以古人講得很好:「才一涉動靜,便成頹山勢。」一個人不見外人,很好,他一進入外在的社會, 他會像山倒了一樣,崩潰了。我告訴你,除了安祥以外,沒有別的方法,而安祥就是你現在的心態,就是你現在的心態(重複)。 你用你現在的心態,你做人、待人接物、處理事情都不會亂,都是很好的,而且你跟人相處,別人都感覺你有無限的親和力, 別人都願意接近你。你做事情也不會離譜,也不會做錯,這個就叫做中道,這個也叫「摩訶般若」。「摩訶般若」是什麼? 很簡單,就是王陽明講的「良知」,就是知覺,一切的智慧變成了知覺,沒有知覺這東西沒有辦法叫你解脫。 大智慧就是智慧的空白,就是沒有動筆以前的那幅名畫。你們瞭解了這一點,事情很簡單的呀,很簡單(重複)。

十三、如何修正偏去的個性

問:弟子個性內向,沉默寡言,遇事容易緊張,缺乏自信。請問 師父,如何做才能修正這種偏去的個性?恭請開示。

答:我的一個藥治百病,還是安祥。一個藥治百病,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都可以治。

人為什麼內向?就是我執太重。我說這個話,太在意別人的反應;我做一件事,太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, 處處好像為別人而活,處處被別人牽著鼻子走,好像跟別人都有距離、都有隔閡,太在意的結果, 就有點「大眾威德畏」,佛經上有這句話。他不敢面對群眾,群眾對他構成壓力、束縛,他若把自己沖淡一點, 連我都沒有,壓誰呀?讓他去壓好了。能夠做到「無我」,那還是偏,有、無嘛,是兩個極端,你不如做到安祥。 安祥是無我的,現在誰都沒有執著了,我相信你現在絕對不會內向,絕對沒有執著自我, 但是你也不會把錢拿來放在別人口袋裏去。有我跟無我是不二的,你不要太在意別人的存在, 不要太執著外境,也不要太執著自己,自我保衛觀念很重,不要這個樣子。

佛法特別強調「無我」,人若能夠無我的話,就沒有什麼內向、外向。人若有我的話,就有了俱生無明──無明與我同在, 若沒有我,無明根本沒處立足,沒有它立足之地。「我」是個最大的壞,因為你太執著自我, 所以才內向,內向是我執的一種強烈的發露。我執是什麼?我執就是眾生痛苦的本源,也就是苦根。 我大略地說一下,因為有了我,太在意我,所以就產生了我欲。自我保存欲,就說「我不能死」, 我不能受到傷害,就貪生怕死。自我佔有欲,這個東西好,若是我的,這多麼好,若不是我的, 我想辦法變成是我的,問題都來了。自我支配欲,說你們大家要聽我的,我就開心,你們大家不聽我的, 「我就愛受氣」(我就要生氣,閩南語),這是我執的發露。至於說領袖欲,相反地都是說自我尊嚴, 自我尊嚴是什麼?一切的道理我說了就算,一切的是非我講了才對,就是我對。我們的煩惱是來自什麼東西? 來自這個人太我執。我執是什麼東西?我執到什麼程度呢?那就是一句話可以形容、可以說明, 「攏是我對,攏是你們大家嘸對」(都是我對,都是你們不對,閩南語)這樣你活得很慘,你若是這個樣子, 活得「艱苦沒人知」(非常痛苦而沒有人知道,閩南語),那就會活得很慘。別人都該死,但是別人都比你健康, 咦,這就奇怪了,你越不喜歡他,他越健康,你說「夭壽」(短命,閩南語),結果他活到一百歲,沒有辦法。

不要突出自我,就沒有內向。不要突出自我,話說得很輕鬆,但是辦不到。很多人外向、內向, 是一個人的性情,他一生難改變的,唯一能改變的,就是王陽明講的, 他說:「我的良知猶如靈丹一粒,點鐵成金。」我也講:「我的安祥猶如點鐵成金。」 你現在絕對不是內向,也不是外向了吧?能救你的,只有安祥,能改變你痛苦根源的,也只有安祥。

十四、觀心不如自覺

問:觀心觀到念頭時有時無的時候,此時是追究念頭的來源,抑或一直觀注下去?恭請開示。

答:「觀心」這個名詞,我們可以把它廢掉不用了。為什麼呢?我們看《指月錄》有一段很滑稽, 說:「你在幹什麼?」「我在觀心」;「觀者何人(誰觀心)?心是何物(心是個什麼東西)?」咦!他答不出來了。 他為什麼這麼問呢?佛法講的是無我的,既然「無我」,誰觀心?再者,因為心是無所不在的,一切都是心, 它不是一個東西,你怎麼看?你一眼連地球都看不完,不要說銀河系,更不要說宇宙。說「觀」,就不切實際, 不切實際呀(重複),所以我們不如「自覺」。說到它的根源,那不叫「觀」,那叫「參」。「參」是什麼?就是禪宗的參禪。 參禪用現在的話,怎麼講呢?那叫參詳,自己跟自己商量,有一個看法說「對不對」?自己跟自己商量, 沒有人跟你商量,這個也就是參禪。你若說「看念起處」,那個叫參。

觀心,心是個什麼東西?那個你也看不到,所以不如我的四句話,那是一直到成佛都夠了。 哪四句話呢?「時時自覺」——我覺故我在;「念念自知」——你想什麼知道就對了, 它從哪個地方出來的?你知道它是從你心裏出來的,最通俗的解釋就是這麼解釋的。如果你若找到念起處, 你就看到本來的面目,我事先給你預報一下,那就是本來面目。所以你不必去參, 你就是「時時自覺、念念自知」,念頭一起來你都知道。然後「事事心安」——做每件事都要心安無愧。 然後「秒秒安祥」——你才能夠保持得住每一秒鐘都是安祥的。當你能夠保持到每一秒鐘都安祥的話,那年年是好年, 日日是好日,人是「愈來愈少年」(越來越年輕,閩南語〉,事情會越來越通暢,沒有壞事,倒楣的事不會輪到你了。 而你保持安祥,就像你現在這個樣子,也沒有什麼內向、外向,也沒有什麼對與錯,乃至於連價值標準都沒有了。

實在來講,它(安祥)的性格也是反權威、反傳統、反價值,但是它有個特點──它會隨緣, 它不會反到大家不能接受,這個主要「存在」的道理(編者按:這即是 耕雲導師開示的「既存在又超越,既淑世又超世」); 而且它(安祥)是只反不說,大家都覺得莫測高深。「安祥」這兩個字說出來,你能測得出它有多深多淺?你說它是這樣子的, 它會變,它不是……。你們只要能保持它,安祥對成佛來講,不僅是必須的,而且是足夠的,不假外求。

十五、哄與騙的區別

問:在某些工作場合中,必須說些善意的謊言,這對修行人而言,是否是一種罪過,恭請開示。

答:善意的謊言,性質不同,我也不敢講對不對。我若講對、好,那結果你去騙人(眾人哄笑), 那將來法院說:你為什麼騙人?你說:老師說的。那這個不可以,所以我不敢講。所謂的善意,要能大家公認的, 所有的是非標準大家公認的,你比如說這個藥明明是苦的,你說:這個很甜的,你一口吞下去,它就會很甜了; 換一句話說若不一口吞下去,它就很苦,就是這個道理。像這樣騙小孩呢,那不叫騙,那叫哄。為什麼叫哄呢? 那就是為他好,為他好的動機就叫哄他。你若是為自己好,那叫「騙」,不騙人比較好。

我有時候講話有時候好像在騙你們,其實我是實話,我一點都沒有騙過人,我只是很保守, 我說安祥好,說了萬分之一,還有太多我沒有講。安祥的確好,是成佛必須的也是足夠的條件。

十六、容易觸景生情是修行的障礙

問:容易觸景生情,激動流淚,這對於修行人而言,是否會成為障礙?恭請開示。

答:那是障礙,那的確是障礙,的確是障礙。這個人如果不觸景而生情,那就不是障礙。觸景生情,若是抱著安祥心, 那不叫障礙,那是慈悲的發露。如果沒有安祥,用分別心,觸景生情就不好,分別心不好。 我是把各位看得人人都有安祥,據我的觀察,大家都有安祥。

用你現在的心,去看到可憐的人,你掉淚是慈悲,是好的。你若是用分別心看什麼就感光。什麼叫不分別心? 就像鏡子,用它照東西,不感光,人來了清清楚楚,人走了一點都沒有。心,莊子說要「用心若鏡」, 你「用心若鏡」,就沒有這種痛哭流涕。痛哭流涕對一個人反省到某一點,那是好事,看到很痛苦的人值得憐憫, 那也是好事,假如你若常常注意任何問題都痛哭流涕,那就不好,過猶不及呀!

十七、不能測佛智

問:《六祖壇經》〈機緣品〉裏說「諸天聲聞乃至菩薩,皆盡思共度量,不能測佛智」,這幾句話恭請 師父解釋一下。

答:這個太笨了,問這個問題太笨了,因為「佛者,覺也」,佛的智慧是沒有內涵的,佛的智慧沒有固定的內涵。 什麼是佛的智慧?沒有!我這麼講,或許有些外道會認為這個太污辱佛,我若講錯了,我得惡報,佛是沒有智慧的, 你要去測,測不到,當然測不到!沒有東西你測什麼?佛若是有所內涵,那就不叫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 它再高,也是個比較的,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你說「大智慧」,「大智慧」還有更大智慧呀, 說大智慧是勉強的說法。說佛的智慧是無上正等正覺,它不是「智」,是「覺」, 它若表現在功用上,才能叫「智」。「智」是什麼東西?「智」是覺的流行。 「覺」是什麼?覺是佛的自受用境界──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說一個人去測, 它沒有內涵,就測不到呀。它若有,就測得到啊,比如說「我口袋裏有什麼東西,你猜吧!」 結果你猜什麼都猜錯,我口袋裏沒有東西,空的,「空空」(空空的,閩南語)。道理「上簡單」(最簡單,閩南語)。

十八、不要亂打坐

問:以前曾學過打坐,坐時身體會動,會哭,能聽到耳語,後聽人勸說,已不敢盲修瞎練, 今願全心力學習安祥禪,但每當坐下來觀心時,以前恐懼感就會襲上心頭,請問 師父,如何克服這個障礙?

答:我講的「觀心」是永不間斷的──時時自覺,念念自知,不是靜坐。我沒有叫人靜坐,不要靜坐。 什麼時候靜坐呢?你到老了以後才靜坐,人年輕的時候不要靜坐。

靜坐的學問太大,靜坐的學問太大(重複)。我講了安祥禪,我很懶,我很少講,被逼得不得了, 我才拈出一個主題來亂編一通,湊成一篇講詞,我就講一下。你若叫我講靜坐,那個占的篇幅應該比這個多十倍。

靜坐是很難很難的,有很多人靜坐,沒有坐好,坐壞了。你比如說有人叫你守黃中——上丹田,守得好以後, 它就開天眼。開了天眼,你想再閉,它不閉了。你為什麼想閉呢?因為沒開天眼,平時吃飯很安靜, 一個人吃飯更好;你開了天眼以後,你若吃飯,一大群鬼瞪著眼睛看著你,還流口水(眾笑)。 有的血壓高的人一守黃中,就腦中風。你守丹田──「氣海」,守得很好,會造成什麼呢? 第一個,首先的好處是引火歸元,我們的相火就是虛火,牙疼呀,長眼屎,相火,它變成了內門火, 那就丹田發熱。丹田發熱的副作用是五陰熾盛──生理旺盛,生理旺盛就會有一種過剩的悲哀。 我們身體虧了、虛了,很悲哀,力不從心,錯過了很多事;但是過剩了也悲哀呀, 過剩的時候你想睡覺,睏抹去(睡不著覺,閩南語),你想坐也坐不住,你想平靜一下,腦子亂動, 念頭不止,你也煞不了車。所以這個要什麼呢?你說要調和它,你說怎麼樣才能達到五陰不熾盛呢? 那你也做不到,那個像弘一大師那樣的大修行人,我們都很佩服他,日中一食,他打坐是為了修心, 他不希望產生五陰熾盛,產生了精力過剩的副作用,所以他日中一食──中午吃一餐,過午不吃, 這樣保持著半饑餓,他就沒有機械慣性。

什麼叫機械慣性呢?我們的這個肉體是個大工廠,是個化學工廠,我們吃的食物澱粉就變成了醣, 醣跟許多的元素產生化學變化,就支援每個細胞、五臟六腑。那我們什麼時候過剩呀?假如我們消化力過多, 我們總想吃,總吃不飽;假如我們性荷爾蒙過多,那就是性激素,激素就激動,你坐臥不安,甚至於變成了情色狂, 產生了性犯罪,為什麼呢?它不平衡,它就失衡,你要是控制不好,它會失衡。我講的觀心,不是打坐時觀心, 而是說隨時觀心,你每個念頭都知道,這就是觀心了,當中還沒有空檔,no space。這個觀心是最好的,所以不要打坐。

十九、自己修行,兒女會變好

問:自己沾汙的污垢,可以借修行而滌除,但是子女的先天性的疾病,或是由於過去世的因果, 請問該如何減少子女所受的苦難?恭請開示。

答:你自己修行,你自己修行很好,你自己秒秒保持安祥,因為母親跟兒子有一根看不見的一根線在聯繫。 我講過,曾子去砍柴,家裏來了客人,他母親一緊張,那時候也沒有大哥大(手機電話), 他就咬手。他一咬手,曾子在山裏就心疼,想家裏一定「有啥米代誌」(有事,閩南語),他就回來了。 所以這個是連著的,你要想使你的小孩活得比較好,那你就得先把自己的心調和好,調和好以後, 他就很好。(有個叫吳瑞圖的,他原來身體很不好的,行動都不方便,現在他生活過得很瀟灑、很自在。) 你若勸他:「安祥好,你修行」,那是不可能,不如你自己保持安祥。我們認為任何事情若通不過實驗, 那就是不真實的。我們有些人的小孩每天睡到半夜就哭,他跟我講:「老師!我們住的環境靈氣不好。」 我說:「靈氣應該是由你決定,開關在你手裏,你們夫妻第一個不要吵架,第二個你努力保持安祥。」 他說:「這個安祥保持不來呀!」我說:「你不付出,你怎麼能獲得呢?」你光說牛奶很營養, 你每天早上到別人家門口去拿一瓶來喝,那個不是長遠的事情,那個不對的,你必須要去訂; 也就是說你要想辦法付出決心,照著老師的話做,你先做個反省,徹底的反省,你也不要急躁, 說我一天、兩天,這是大工程,不是一天兩天的事,乃至花一年兩年都不為過。反省了以後, 把自己的錯誤找出重點來,第一步我要把它丟掉。你們學安祥禪首先第一件事──要正信因果, 你看看佛經上,菩薩有因地法行,什麼叫有因地法行呀?菩薩要成佛,要種因,他有些方法要去做, 照著方法去做、去修行,叫「因地法行」。

我們反省找出錯誤來了,我們把它丟掉。我有兩句話,我說:「錯誤是煩惱的原因,毀滅是罪惡的結果。」 你看看那些活在罪惡裏的人,叫做什麼?叫做邊緣人,隨時都可能掉進毀滅的深坑裏, 活在煩惱裏的人必定是活在錯誤裏,他為什麼甘心活在錯誤裏,因為他沒有反省,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。

你為了精神有個寄託,就像五祖叫人觀月輪一樣,你不妨要反省以前先合掌, 你說:「老師呀!幫助我看到我自己的錯誤。」至於老師幫不幫你,那是另外一個問題, 但是你有誠意,就是真的。人都是希望有個依靠、有個依仗,孤苦伶丁,他感覺不好著力, 沒有地方下力氣。你先禱告一下,然後你就反省,把你的錯誤寫出來。為什麼寫呢?見光死, 叫做發露,你沒有發洩出來,沒有顯露出來,就不叫發露了。我們讀《大智度論》, 佛教裏有一本叫《大智度論》,就是要在千人面前訴說過去的不對,毫無保留地, 不要避重就輕,也不要有所保留,把自己最漏氣(洩氣,閩南語)、最不能見人的事都說出來, 它就消失了,《金剛經》上也說:「若為人輕賤,先世罪惡即為消滅。」這個我們不那麼要求, 不要你在幾十個人面前說我怎麼怎麼不對,不要,用不著,其實你不說,我攏知(我都知道,閩南語), 我也知道。它(這件事)不是我願意知道,知道這麼多人,那不是太累嗎?它(這件事)也是莫可奈何,也是無奈的, 也是一種無奈,因為你喊我喊老師呀,我有什麼辦法?(眾笑)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反省,把錯誤丟掉, 其他的事情、枝枝節節的……,你不要去管它,不要去管它。

二十、不要隨便到廟裏去

問:曾經聽過有些師兄講「師父曾告誡弟子不要隨便到廟裏去」,但我的父親在管理一座寺廟, 有時是陪家人到廟裏去拜拜,自己感到兩難。請問 師父,我究竟該怎麼做才對?恭請開示。

答:這個我也不怪你,為什麼呢?因為你還沒有到那個境界。到了那個境界以後, 「理無礙,事無礙」,任何事情都是對的,天下任何事都可以做了。

為什麼說不要隨便到廟裏去?因為物以類聚,廟裏供的是鬼神,你又不是鬼神,你去幹嘛?你到卡拉OK裏都是年輕人,是娛樂的, 那個好,同類嘛!你到保齡球館——喜歡打保齡球的到保齡球館。那你又不是鬼神,你跑到廟裏去幹什麼呢? 所以不要去。而腦子裏有個鬼神的陰影,對人正常的生活是有干擾。

至於說你去你令尊大人的廟裏,你不是去看鬼神,看令尊大人嘛(眾笑),那沒關係,沒關係,沒有關係(重複)! 那你隨緣嘛!大家敬禮,你也敬禮,禮多人不怪,沒有關係,沒有關係(重複),沒有妨礙,不要心裏有芥蒂。

二十一、家人反對就不要參加合唱團

問:我很喜歡參加合唱團、學習安祥禪,但是我先生的家人卻反對和阻撓,每次藉故才能出來, 有時又覺得這樣是否犯了「怕人知道的事不要做」這句話,心裏不免矛盾。請問 師父,我該怎麼辦?

答:在這種狀況之下,你還是不要參加合唱團比較好,我講實在的話。事有本末輕重,你為了參加合唱團,搞得家庭不和諧, 那也不是我們團員所樂見,也不是我們大家(團員)所樂意見到的──看到有一個人帶著滿心無奈來唱歌,那個唱歌比哭還難過(眾笑), 這樣還干擾別人。干擾就是念波干擾,你若修到有相當力量的時候,你就發現「你也會同化別人」。如果說我有些抱歉的話, 那就是說有些人他不願意接受安祥,但是你見到我,也沒辦法,你被我傳染了,被我傳染安祥了(強調)。

假如說你帶著無奈、擔心在此地唱歌,心裏又擔心回去的後果,那對你不好,對全體團員也不健康, 這個影響不是好的影響。所以一個人修行要細緻, 注意你存在的影響,一個人存在的意義跟作用,跟他影響力的大小恆成正比, 不管好壞,他會影響別人的。

二十二、沒有誠敬信(不尊師重法),必定會大退轉

問:請問 師父,修行很好的人為什麼還會退轉?要如何修行,才能生生世世永不退轉?恭請開示。

答:我在台南,他們叫我講話,我第一次講話就講禪、禪學與學禪,我大體地說「禪是佛的心,佛的心態就是禪, 禪學就是一種學問」。學問是見仁見智,各人的水準不同,各人的氣質不同,各人所學不同,各人的一切生活背景、遺傳因子……種種不同, 學問的內涵也不同。那麼禪跟學問扯得上關係嗎?也扯得上關係呀,它的表現的方式很多,但是最直截了當表現的,什麼是禪? 打你一棒,直截了當。各位有很多鑽禪學公案、葛藤,鑽了多少年鑽不透,我都給你說破了, 我說的話是別人不可以說的──「佛者,覺也」,他為什麼打你一棒?打疼了,你有了知覺,那就是禪呀! 但是它可貴的不是你知道疼,那你沒事你天天感覺到疼,那是無病呻吟,沒人打你你也疼,那麻煩大了。 他是要告訴你保持一個純知覺,只有知覺,沒有內涵,而不是要你到深山野外不去接觸現實的生活, 而是像現在一樣,用心若鏡,你現在清清楚楚呀,我講話你聽見呀,這是什麼呢?這是耳邊風, 左耳進、右耳出,誰記得它,你也記不得,現在你也不會太清楚我講什麼,這個是我們修行必要的。

要如何修行才能永不退轉?所以剛才我講的,在禪學會我第一次講的,說禪、禪學與學禪, 有三個字,我說你們必須做到「誠、敬、信」。誠是什麼?是孔、孟的心法,是儒家獨有的一個字, 是中國的文化精神的核心。它是什麼?我講得太多,我不必重複了,但是有一句話可以詮釋為什麼誠很重要, 那我說過,我說:「虛偽的因,必得幻滅的果。」你做什麼事,你不是一棒一條痕、一掌一摑血,那個得不到真正的實效, 得不到真實的受用,所以要「誠」。

第二個要敬,「敬」不是說見人很恭敬,不止,不是說不是,「敬」就是說敬事,做事很認真的, 修行很認真,態度很認真;其次就是很謙虛,你若不敬,就是馬馬虎虎、請請裁裁(隨隨便便,閩南語), 那你學不好。而你若不敬,你就是貢高我慢、自大,見了人都認為「我上ㄎㄧㄤ‵」(我最行,閩南語), 結果你一定是自我膨脹,自我膨脹那是會犯很多錯誤,因為錯誤與煩惱同在,你犯的錯誤跟你的煩惱恆成正比, 你若想不煩惱,「上簡單」(最簡單,閩南語),你把錯誤改掉,你就不會煩惱了,一定是向自已內心求答案,你 有了煩惱,怨天尤人,那個只會惡性循環,愈來愈壞(閩南語)。你若向自己求答案,說我為什麼產生錯誤, 我有那些東西會招來煩惱,那才能夠徹底解決。所以如何不退轉呢?主要的是不要「自我膨脹,不誠、不敬、不認真」。 告訴你說不要太著相,告訴你說我們的智慧、我們的感情,只投於、只奉獻責任義務裏,跟我們責任義務無關的, 我們不要去浪費生命力,不要去浪費精力,不要去「黑白想」(胡思亂想,閩南語),我們只注意如何活著, 過一個實際的人生,就是說我們要享受,我們也必須要付出,我們靠眾生而活,我們不種地有飯吃,不開紡織廠有衣服穿, 我們應該奉獻我們自己的一己之力,這樣活就對了。

退轉就是說你不敬,你不尊重法,你不尊敬人──該尊敬的人你不尊敬,他就會退轉了,他就會大大地退轉。 該信的你去懷疑(編者按:這就是疑師疑法,疑師疑法的人必定退轉)。你找真理,找到真理以後, 你偏要摧殘真理、譭謗真理。呂洞賓,大家知道他是神仙,他可以點石成金,有一天,有一個年輕的修行人, 很苦,呂洞賓就把石頭點了一下,這塊石頭變成金子了,呂洞賓把這塊金子——一大塊的金子給了這個年輕人, 這個人他不要,呂洞賓很高興,見了黃金誰都愛,但是這個人不貪,這個人很難得,很難得(重複), 準備要收他做徒弟,但是他還是有點不放心,他要問清楚為什麼他不要呢? 這個年輕人說:這個金子我看「沒啥米」(沒什麼,閩南語),我想要你把手指頭給我(眾笑)。

所以我為什麼講這個笑話呢?我們的「貪嗔癡」三毒呀,會使我們退轉,而退轉最徹底的就是說我們不敬, 我們該敬的人我們不敬,該敬的法我們不認真,他就會退轉了!菩薩有沒有退轉的?有呀!十地以下的菩薩都會退轉, 退轉得最顯著的就是他喪失了安祥,喪失了安祥最明顯的就是他不再容光煥發,他不再有親和力,但是他還有同化力。 什麼同化力呢?他會使見到他的人、接近他的人都會煩惱,他會把煩惱傳染給別人,那是他改變了同化的質。

二十三、佛就是「覺」

問:曾記得 師父常常說要明鑒因果,要重視因果,我們都活在因果律的法則中。 那在《達摩血脈論》裏面讀到說:「佛者,亦名法身,亦名本心;此心無形相、無因果,無筋骨,猶如虛空。」 弟子很愚昧,恭請 師父開示「是否佛就無因果?」

答:我講「重視因果」,是對你講的,不是對佛講的。我絕對不會荒謬到見了佛說:你老人家要明鑒因果(眾笑)。你若不重因果,你就得煩惱。

那佛是一切,本身沒有什麼因果。什麼是上帝?上帝就是存在。什麼是佛?佛就是一切覺,佛是生命的根源。 佛本身沒有什麼因果的,因為他是一切,他是唯一的存在。所以說,佛一下生,說:「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。」 大家說這是什麼道理?有個老和尚說:他是傳話的人。他給誰傳話?他給大宇宙傳話。大宇宙為什麼要傳話? 大宇宙不會講話。因為我們的語言,我們的經驗,我們的分別心,乃至於我們的理智,都是客觀環境給我們的, 如果他生下來就沒有客觀環境,是唯一的存在的話,他什麼都沒有,單一的心念,就是大覺。我們佛法告訴你「惟覺」, 你看陳履安院長的師父叫惟覺,這個名字很好,「惟覺」就是佛呀,所以陳履安的師父就是佛呀!「惟覺」, 佛就是覺呀,佛就是個「覺」。

佛就是因果,佛的本身就是一切,一樣不少,一樣不多,無欠無餘,就是這個。我只能這樣答覆,再清楚一點的答覆,我也不會講了(閩南語)。

二十四、婚姻是終身大事,應該隨緣

問:我對婚姻,興致不高,有人來說親,也會產生排斥的心理。請問要如何面對,才是正確的?

答:我認為你這個態度就是正確的,為什麼是正確的呢?因為別人來說親,那你的婚姻是終身大事, 終身大事別人無權安排,你也不應該授權於人,說我把這個事交給你,你怎麼安排攏好(都好,閩南語),那也不對。 你對婚姻沒有興趣,你是沒有遇到有緣人。你若遇到有緣的人,你會為他而死; 你是沒有遇到真愛,遇到真愛,你還會為他犧牲,所以你等著吧!(眾笑)

二十五、偏離安祥的原因就是明知故犯

問:就個人的體會與觀察,能夠接觸並且感受到安祥禪的,是無上的大福報,又有許多大善知識的指導, 可說是福德、善根、因緣具足,為什麼成功的人很少?就如個人也是進二退三,打罵孩子老婆、頂撞長輩, 偏離安祥甚多甚多。雖然有心向善改過,總覺得心力不足。恭請開示。

答:只有四個字的答案──明知故犯。

二十六、修行正法和宏法都很難

問:人類進化為什麼這麼慢?地球都已經是三四十億年了,人類有生命的形成也已經三十五億年了, 據說這個地球適合人類生存時間屈指可數,得到心靈救濟的人只是少數,那大多數的眾生何去何從?恭請開示。

答:這是眾生的悲哀,眾生的悲哀。眾生都有你這麼高的覺性,也就是說領悟力,我認為這個很可貴, 地球馬上會變質,因為大家都是渾渾噩噩、無明厚重,無明與生命同在,乃至於形成無明成為了生命的本質,那就很糟糕。

人想覺醒不容易,你看耶穌在的時候,給猶大洗腳,給他分餅,明明說今天晚上有個人會出賣我, 結果不幸言中,猶大出去就把他出賣了。佛祖知道——知道什麼呢?知道他的釋迦族會毀滅,要毀滅的前多少年, 就回國度七王子──把王族的七個王子(按照接掌權位的順序,有七個人夠資格接管王位)都渡了, 包括他的兒子羅侯羅,都渡了。但是那個提婆達多害佛害了很多次,不止一次, 對佛的手段比政治鬥爭都還卑鄙,還殘忍。有一次,佛在說法,就有一個女的來了——提婆達多雇用了個女的, 這個女的大概是個三八呀,不是很規矩的人,每天晚上故意地在佛住的門口出現,讓大家去猜, 說這個傢伙那麼晚到佛那裏去,大概是佛不辦好事,有女朋友。每天清早起來,她在佛那個地方出來。 人家說:大概昨天晚上住在這裏。這樣經過一段時間,她的肚子越來越大,到了有一天佛在說法, 她去了,亂蹦亂跳,她說:你講的仁義道德,但是你應該有責任感呀,那我們的孩子馬上要面世了, 你應該另有安排呀?你一個人托鉢,吃飽了(閩南語),那我們將來的孩子吃什麼呢?亂蹦……, 有些居士(居士都是大護法),很有社會地位,下命令要衛士把她抓起來。 佛說:「不必!我們靜靜的參觀就好,有好戲看。」跳著跳著,結果褲腰帶跳斷了, 肚子變小了,為什麼?裏面有個臉盆,還有些棉花綁著,掉在地上了,大家就要辦她, 結果這個女的抱頭鼠竄——逃掉了,別人要追回,佛說:「不必了,大家知道就好了。」

我為什麼講這一段呢?說人修行正法不是個很容易的事,弘法也不是說很容易;大家都苦口婆心, 嘴巴說乾了,叫人信,他也不會信的。耶穌能讓死人復活,能讓啞巴說話,那大家信祂沒有? 沒有!還是把祂釘在十字架上,最後祂的徒弟彼德,耶穌預言說:「你有三次不認我。」 不錯,等到耶穌被害了,政府抓他,問他:「你是不是耶穌的徒弟?」「我不認識這個人」, 問了三次他都不承認。

聖人的智慧救不了愚昧的人,這個地球是會進化的,但是進化的形態跟我們想像的不同。 人類是進化,人類進化的形態跟你主觀的價值觀念是相反的。不過,已經看到曙光了, 哪些曙光呢?前些日子,二次大戰沙特和卡謬寫的存在主義,那是人類進化的曙光, 我雖然在罵,但是那是一種曙光,那是敢想(一般人他不敢想)、敢講(有些人他看透了不敢說)又敢做, 但是他們兩位做得過火。做得過火了,就違背了淑世主義,所以他的人都不被人尊重, 因為他的行為不具備受尊重的條件,所以他的主義也就沒落了。人類將來會進化到什麼程度呢?大致是那個方向。

你說這可悲,沒有什麼可悲的,不要說很遠,你們年輕人都看得到,下個世紀那些唐伯虎的畫啦, 什麼米芾的字都不值錢了,在牆上掛個框框,跟紙一樣厚薄,電子、雷射所構成的藝術圖像, 那比人高明多了。人類越進步,心靈越下沉。有個朋友問我,他說:「我們大陸要接受臺灣經驗, 得有個重點呀!」我說:你若接受臺灣經驗的重點是「經濟成長,價值真空」, 經濟成長率與犯罪率成正比,我一共列舉了幾條。我說:你應該接受這種經驗, 至於說別的經驗的話,那不盡相同。我說:我們臺灣以農業支持工業,以工業提升農業。 這個原則是很容易的呀,但是環境不同;我們就瞭解,人沒有辦法依照你的模式去發展, 人也沒有辦法依照上帝的標準去進展;人有自己的命運,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, 人的發展的途徑是對的,你也影響不了的。到了下個世紀,你們就看得到人種處於混合, 倫常淡薄,婚姻關係根本不算一回事,跟交個朋友一樣,說下午我們絕交就絕交了。 我不是說很遠喔,幾十年之內你們就看得到,那個沒有辦法。所以人人接受安祥是不可能的, 那不可能的,釋迦牟尼能渡幾個人?沒有渡幾個人!耶穌能夠救幾個人?沒有救幾個人!

如果你回憶你的一生,生活當中有太多的壓力,太多的無奈,你只要保持你現在的心態就夠了。 那些無奈和壓力都會消失於無形。

大家珍重!